来源丨你好科普菌
年,一场疫情席卷了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那场疫情被人们叫做非典。非典之后17年,世界再次遭遇疫情,这一次是和非典病毒同家族的新冠状病毒。这场全球“瘟疫”持续了两年,全球依然没有完全将其控制。
新冠状病毒
人们都觉得,为何不能像当年的非典一样控制呢?很多人认为我们当年是消灭了非典病毒从而抑制的疫情,其实不然,非典的结束很突然,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类并没有彻底消灭非典病毒。
非典病毒
让我们拨回时间的指针,回到年,回顾一下非典带来的影响,并且从中寻找到解决新冠的方法。令人胆寒的非典是如何消失的?新冠为何难以消除?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病毒?如何科学防疫?让我们一一探索。
01
非典如何消失?
非典这个称呼并不是病毒的本名,而是“非典型肺炎”的简称,引起病因的病毒学名叫SARS,属于冠状病毒的一种。因此,年爆发疫情的时候,人们对比了两个病毒的DNA序列,发现年的毒株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所以得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
DNA序列
很多人一开始不重视新冠,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当年我们消除了非典,所以不用担心。然而事实是,人类根本没有彻底消灭SARS病毒,当年的非典消失,更像是天气热了,病毒自己死亡。人类真正能消灭的病毒只有两种,一种是牲畜的牛瘟病毒,一种是人的天花病毒,除此之外,其他病毒人类还没有专门的办法消灭。
消灭病毒
那么为什么当初非典并没有引发全球的传染呢?首先,年的时候,全世界的人流量并没有今天这么大,因此可以做到很好的隔离与排查。
非典的首发地是在中国,中国当时很快采取措施控制了疫情,让病毒没有扩散至更远的地方。其次,比起自己的亲戚,SARS病毒的传染性没有那么强,在被控制住感染者后,传染链就被切断了。最后就是,SARS病毒的抗热性很差,进入6月份之后,全国各地天气变热,SARS病毒在入夏后逐渐消失了。
高温天气打败了SARS病毒
非典的时候,有一种动物很是冤枉,那就是果子狸。因为最开始查到的病例是一位厨师,他正好处理过果子狸,因此很多人都认为是果子狸传播的病毒。
果子狸
直到十多年以后,人们才发现,SARS病毒的源头是菊头蝠,果子狸只是“中间商”。而菊头蝠也重演了果子狸的悲剧,一开始被认定为了新冠的罪魁祸首。
菊头蝠
菊头蝠
通过年的非典事件,我们不难看出,为何新冠难以消除了。
02
新冠为何难消除?
首先,年的世界格局与年完全不一样,各种人流量,想要完全控制是不可能的。其次,新冠的首发地并不是中国,就算中国做出了百分之两百的努力,也无法挽救全世界。
人口激增
最后就是,比起SARS病毒,新冠简直是狡猾滴,它知道自己一开始下手狠了,不利于自己的传播,于是逐渐变异,从英国变异体到德尔塔变异体再到奥密克戎,传染性一次比一次强。
而且,新冠还有一点比SARS病毒强,那就是它演化出了抗热性。比如年11月份出现在南非的奥密克戎变异体,这对北半球的国家来说是冬天,可是对于南非来说是夏天。
变异的新冠
再比如之前的德尔塔变异体,出现在印度,印度所在的纬度,气候普遍比较热,可是新冠依然肆虐。由此可见,新冠在不停地适应人类,以达到让自己与人类长期共存的目的。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只是一个蛋白质外壳包裹着遗传物质组成的简单生命体,连细胞都算不上。可是病毒却体现了基因最原始的本能,将自己不停地复制下去。病毒结构很粗糙,做事毛手毛脚,导致它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变异,复制次数越多变异体就会越多。
细胞复制
当年的SARS病毒被控制住了,因此没机会得到变异。新冠就不一样了,它已经蔓延两年了,全世界各个地方就去了一趟。截至年4月,新冠病毒已经变异了5次,并且还有继续变异的趋势。科学家们使用希腊字母表给变异体命名,不过根据新冠的变异速度,希腊字母表估计会有不够用的一天。
由于病毒只能依托宿主的细胞完成基因的复制,如果宿主不小心死了,对于病毒来说也将是末日。离开了宿主的病毒,就会变成一个死物而非生命体。如果温度过高,它外表的蛋白质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就会变性,病毒就会像打了羊胎素一样,由内而外地展开,然后被瓦解。
病毒瓦解
宿主死亡对病毒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因此,全球的新冠病毒经历了多次自然选择,留下了传染性强的。那些让人迅速死亡的变异体,反而会被淘汰。
新冠不是人类遭遇的第一种病毒,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人类一提起病毒,就会充满恐惧,然而实际上,病毒与我们的关系不单是致病与致死那么简单。
致死的病毒
03
如何看待病毒?
病毒感染是自然界的基因工程。生物中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不同物种之间是没办法通过繁衍进行基因交流的,可是病毒却践踏了这一条准则,让不同生物之间的基因得到了交流。由于利用宿主细胞作为原料合成所需的遗传物质,加上病毒毛手毛脚,这就容易将宿主的一些基因片段给整合进新复制出的病毒里面。
这条片段又会因为传染,进入另一个生物的体内,然后在复制的时候,有几率与宿主细胞中的DNA发生碱基对互换。在这样的传播下,不同生物之间完成了不可思议的基因交流。
基因交流
最典型的就是哺乳动物的胎生,大约是在两亿年前,感染上某种病毒,发生了基因突变。这次突变恰好进化出了抑制母体攻击胎儿的基因,让胎儿不会被母亲的免疫系统识别为寄生。
如果没有这次感染,就不会有真正的哺乳纲诞生,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人类。而人类的胎盘为何与大部分哺乳动物不一样?同样是因为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感染了一种病毒。
人类的胎盘
虽然科学家现在还无法确定这段基因到底来自哪种生物,但是可以肯定,病毒感染,自生命诞生之初就存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应对病毒的侵扰呢?
04
如何科学防疫?
很多人认为感染上病毒后,病毒是被药物杀死的,然而真正杀死病毒的,是人类自己的免疫系统,药物只能缓解这个过程的痛苦,让人类不用在这场免疫VS病毒的过程中遭过多的罪。
免疫系统
所以,免疫力比较差的人,更容易在感染病毒后死亡。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身体好的人就不怕感染,病毒带来的后遗症是人类未知的,也许后遗症带来的伤害远超过感染当时。应对病毒最好的办法,就是物理切断其传播途径。
戴口罩,让其无法进入人类的呼吸系统,减少感染概率;勤洗手,这样在吃东西的时候,就不会通过消化系统进入人体;勤换衣、勤洗澡,防止其在人体外表呆着伺机而动;勤打扫卫生,防止周围环境里潜伏着病毒。
物理防疫
病毒没有进入人体,就是一个蛋白质包裹着遗传物质的物品,轻易就能解决。可是一旦进入人体,任何物质拿它都没有用,只能依靠人类最后一道防线——免疫系统。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科学防疫手段,不管是什么病毒肆虐,都可以做到最大程度保护自己。愿每个人都能身体健康!
END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