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电元老巴拉德动力逐氢四十年

哪儿治疗白癜风好 http://www.znlvye.com/m/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全球龙头企业,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BallardPowerSystemInc.)刚公布年财报:毛利率13.41%,净利润率-.28%。

这家成立于年的公司,历经43年艰难跋涉,开展氢电研发40年,看上去距离盈利依然尚远。

但在这背后,巴拉德动力燃料电池驱动的车辆行驶里程正在加速累积。年,巴拉德动力首辆燃料电池客车亮相多伦多,年巴拉德动力燃料电池驱动的车辆行驶里程到达万公里,这万公里足足走了24年,年达万公里,万公里只走了4年,CAGR49.53%,年即完成1亿公里(绕地球圈),万公里仅用了1年,CAGR%。

一直未能盈利的巴拉德动力,几十年来得益于资本市场的支持。年、年,巴拉德动力先后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上市交易,纳斯达克上市日以3.75美元收盘,市值不到10亿美元。最疯狂时刻,资本蜂拥而至。年初,巴拉德动力股价飙升到.94美元,光是纳斯达克市值即达到亿美元,即两市合计市值高达亿美元。但目前,巴拉德动力纳斯达克市值34.98亿美元,只有顶峰时的8%,两市市值合计才70亿美元(约亿元人民币),价值等待市场发现。

巴拉德动力总裁MacEwen在总结年财报时说,巴拉德动力定位于中型和重型汽车脱碳领域的领先燃料电池厂商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应用正从试点转向规模量产和长期供货。

但,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家龙头企业43年来还不能实现盈利呢?答案看似简单,但突破唯艰。MacEwen的表态,可能意味着过去的成本递增有可能因规模应用而在不久将来被跨越。

近二十多年来,为了竞争发展,巴拉德动力采取了投资合作和并购等资本成长策略:收购欧美标的加速技术、产品开发;引入战投降低材料供给成本、开拓规模应用市场,并在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建立起来一条完整的PEMFC合作研发到制造的产业链,令进入门槛大大提高。

目录

I.领先同侪

II.亏损43年

III.成本高贵

IV.追逐前沿

V.资本成长

VI.中国道路

VII.新手选择

I.领先巴拉德

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是一家清洁能源开发公司,成立于年,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研发、生产和部署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环境清洁的电化学装置,它通过在装置中输入氢气燃料和空气中的氧气,在催化剂的媒介下化学反应产生电力、排出水,零碳排无污染。经过43年发展,在技术上,巴拉德动力在设计优化的膜电极和燃料电池领域开发的IP组合由多项专利和专利应用组成,可利用专利和应用高达项;在生产上,巴拉德动力具备了分布式生产成卷的膜电极(MEAs)到自动化生产电池组件、模组集成和系统测试的全流程知识和工艺能力。仅是加拿大本拿比市(Burnaby)一个拥有三台设备的厂房,年产能2.2万平米合万张膜电极、1万个电池组件。客户包括中国中车、中国大洋电机、俄罗斯消费电子巨头EldoradoGroup、加拿大NewFlyer工业公司、Solaris、VanHool、西门子、奥迪、ABB、美国普拉格能源PlugPower等。

产品主要包括FCmove系列,以FCgen-LCS组件为基础,为重载车辆提供动力,产品已经进化到第8代,有70kW和kW两个版本,经特别设计很容易集成到公交车和卡车上,可以安装在车顶或者发动机舱。

产品FCveloCitymotivemodulelegacyplatform,以FCvelocity-9SSL组件为基础,有30kW,85kW和kW三种版本,适合各种载重应用,目前全球有超过个FCveloCity燃料电池电力模块在公交、卡车和列车上运行。

产品性能具有:生命周期间成本低,燃料电池组续航时间长、能效高和维修保养费低;集成简单;高性能,燃料效率和持续时间能适应范围很广的运行环境、防退化,车辆运行中超过97%的能量利用率;产品稳定,目前燃料电池装备车辆超过辆,运行里程超过1亿公里。

II.持续亏损43年

但这样一家领先的公司,还没有开始赚钱。

年,巴拉德动力(BallardPowerInc.)毛利率为13.41%,同比下滑34%,净利润率为-.28%,同比下滑%;营业收入为1.亿美元,同比上涨0.6%,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1.14亿美元,同比下降.34%。

导致净利大幅下滑%的主要因素是研发投入的大幅度增加。

年,巴拉德动力成本增长9%、营销费用增长50%、行政费用增长52%、研发投入增长75%,但营收只增长0.6%。年,研发投入从年的万美元(占营收34.19%),猛升到年的万美元(占营收59.48%),净增加额为万美元,不仅增幅大,而且绝对增加额多。同期行政费用净增加额50万美元、成本净增加额为万美元、营销费用净增加万美元;新增研发投入占新增成本和总费用的68.26%。

但毛利率从20.20%下滑到13.41%,下滑绝对值6.79%,正好由于成本上升了绝对值6.81%。

成本变化主要是收入结构变化、劳工成本、供应成本和运费增加所导致。年,由于部分客户服务到期,来自毛利高一些的技术解决方案的收入减少万美元、同比减少19%多,占收入比的绝对值下滑8.67%。

更为显著的是,年以来,公司毛利率持续走低,主要因为成本持续走高,说明对上游材料、设备的成本控制和工艺流程改善艰难。

自年成立43年来,巴拉德动力就没有盈利过,只有年经调整的EBITDA为正,但这一年营业利润率-4.02%。

年,巴拉德动力归母净利亏损1.14亿美元,营收1.亿美元。但就是这家连年亏损43年的公司,纳斯达克和多伦多资本市场给出了合计70亿美元(亿元人民币)的市值。

上周末,巴拉德动力纳斯达克市值34.98亿美元(合约亿元人民币),股价11.75美元,每股净收益TTM-0.,市盈率TTM-30.62倍。巴拉德动力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市值43.98亿加元(约合亿人人民币),股价14.77加元,每股收益-0.48加元,市盈率-30.90倍。年巴拉德动力在纳斯达克上市时股价是3.75美元。

多亏有资本市场支持。

III.成本高人最贵

既然影响巴拉德动力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是高成本和研发投入费用大,我们就来进一步拆解。

研发费用的投入是要开拓未来技术、产品和盈利能力。因此,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成本上来,先看成本变化趋势。

年到年11年间,巴拉德动力的成本占收入比在65.70-86.95%之间波动,绝对值波动高达20%。尤其是年来,巴拉德动力的成本持续走高,成本CAGR为2.57%,但同期收入CAGR为-2.94%,这一年正好出现史所罕见的EBITDA为正。再看看,-收入CAGR为3.45%,成本CAGR为6.77%;又看看,-收入CAGR为1.99%,成本CAGR为7.84%。

总结一句话,这么多年来,巴拉德动力收入增长不及成本增长来的快,公司发展阶段尚处于成本递增阶段,正在艰难爬坡。

再从产品结构和成本结构来看公司成本。

巴拉德动力目前主要产品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相应的技术服务。年,燃料电池业务占收入比65%,技术服务占收入35%。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包括:催化剂、质子交换膜(PEM)、双极板、气体扩散层等。巴拉德动力以膜电极、电堆等形态出售产品。

巴拉德动力自己掌握了全球领先的膜电极制备工艺,质子交换膜由子公司巴拉德先进材料公司供应,气体扩散层也是自给。催化剂则由日本田中贵金属、日清纺株式会社、南非英美铂金有限公司提供。日清纺株式会社为公司提供压缩成型双极板,加拿大信雅达公司提供天然石墨(双极板材的一种)。

目前,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占整车成本60-70%;电堆成本占据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的60-70%,其中膜电极(MEA,PEMFC的核心)占了电堆成本的60-70%,双极板(BPP)占了电堆成本的30%;而催化剂(Catalyst)又占了膜电极成本的35%。以整车而论,膜电极占整车成本21-34%,催化剂占整车成本7-12%。巴拉德动力的膜电极既是燃料电池(车)的功率中心也是成本中心。

这也就是大概说,如巴拉德动力生产电堆,则其成本的21-25%以上是由上游催化剂供应商决定的;如果生产膜电极则其成本的35%以上由上游催化剂供应商决定;其余成本则由其他材料、设备和工艺流程确定。如果提供技术服务,则主要是人力成本。进一步说,巴拉德动力的成本主要由自己控制,只是成本占收入比非常之高。

从公司支出角度来看成本,更有对于对成本的把握。巴拉德动力自身过去12年来的支出当中,人力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一直在51-%之间,也就是说,人力支出是巴拉德动力的主要支出项目,甚至有的年份超过收入总额。这里人力支出分布在产品生产与服务、研发、行政、市场销售等业务板块。

在人力支出中,主要是薪酬和福利支出,股票期权激励占当期收入比在3-5%为多,年猛然提升到9.25%,同比增长54%多。凸显公司正在进行重大技术突破和公关,强化人力资本激励,这与年研发费用的同比猛增75%是同向的。

年,人力支出为万美元,营收为1.亿美元,员工数量人,人均获得的总报酬为6.20万美元(税前39万元人民币),人均实现营业收入为7.64万美元(48万元人民币),人均实现收入大大低于一般制造业和专业服务行业的万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准。

科技创新,人才是核心,人才最贵。投资氢能赛道,选对团队、组对团队最关键。

IV.追逐产品前沿

在高成本压力下,技术创新必须找到合适的应用突破市场。

1.合作造车到合作开发燃料电池

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的核心技术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最初产品是膜电极,但在早期,客户无力组成电堆,不可能作为终端产品销售。年,巴拉德研究所开发出首例采用压缩空气运转的燃料电池堆。年,巴拉德、通用汽车和美国能源部合作开发燃料电池乘用车项目启动。年,巴拉德动力燃料电池客车在加拿大温哥华首次亮相。接着巴拉德动力与戴姆勒奔驰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紧凑型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堆,启动了巴拉德动力第一个外部商业合作。

这是巴拉德动力的最初的交付产品和商业模式,以燃料电池技术生产出电堆,与整车厂和政府合作生产装配有燃料电池的乘用车和商用车。当装备有燃料电池的车辆下地后,前沿整车厂开始与巴拉德动力合作开发燃料电池堆。

这一阶段,大概延续了18年。

2.聚焦燃料电池产品与技术服务

8年,巴拉德动力剥离汽车开发业务,将其转让给合作伙伴戴姆勒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到了年时,巴拉德动力的业务板块依然有三:燃料电池业务、为戴姆勒合同生产的汽车业务和材料业务(燃料电池的汽车变速器和气体扩散层)。年12月31日,合同汽车生产完成交付后停止,年1月31日又将材料业务出售,把产品进一步聚焦到燃料电池的研发、制造与技术服务上来,汽车业务基本剥离。

年,巴拉德动力燃料电池收入.8万美元、占营收比83.32%;为戴姆勒合同生产汽车收入.5万美元、占营收比16.68%。年财报发布时,巴拉德动力燃料电池收入万美元,占营收%。

此时,公司主要收入也分为产品销售与服务,产品收益主要来自销售标准设备和材料的固定价格长期合同,服务收入主要来自成本加服务费的补偿合同。巴拉德动力燃料电池主要应用包括动力电源(物料搬运设备和公交车辆)市场、固定用电源(备用电源、分布式发电)市场、各种燃料电池应用的工程服务。

3.燃料电池+技术服务

不迟于年,巴拉德动力已经形成了燃料电池和技术服务双业务引擎的局面。年燃料电池业务占收入比60%,技术服务占收入比40%。年,技术服务持续上升,到年,提高到营收的53.25%,此后开始下滑,到年技术服务收入为35%,燃料电池收入65%,两大主业营收比正好颠倒。技术服务主要包括工程服务、技术转移和许可、知识产权和燃料电池的各种基础知识的出售,

到了年,巴拉德动力主要产品和服务依然是PEM燃料电池和技术服务,营业收入1.亿美元,-年,营业收入CAGR为9.11%,期间人力支出CAGR为6.88%,成本CAGR为9.56%。

4.押注重载车辆应用量产

这期间,燃料电池的主要应用细分场景也发生变化,年,载重车辆用燃料电池业务从21%上升到49.44%,占公司营业收入半壁江山,而物料搬运车用燃料电池则从23%下滑到8%,备用电源燃料电池占营收8%。

年,重载车辆的应用主要包括公交车、卡车、轨交和海运船舶。比之10年前,重载车辆应用拓展了载重卡车和海运船舶两个细分子领域。这与目前燃料电池优先推进重载车辆应用和长续航需求一致。

年财报发布时,巴拉德动力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andyMacEwen总说:"年对巴拉德来说是重要的一年,因为我们在战略计划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继续将巴拉德定位为中型和重型汽车脱碳领域的领先燃料电池厂商。"并取得至关重要的进展,即“各种客户计划和试点正在转变为长期供应协议、订单增长和批量生产。”

MacEwen认为,"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方面的日益一致支持了氢燃料电池技术的预期扩散以及收入增长的长期前景。"且不说,碳中和和能源安全驱动燃料电池加速应用,俄乌冲突又令能源自主和发展氢能得到进一步重视。

V.资本成长

重载车辆燃料电池量产临近,成本递增模式有望改善。而一直没有实现盈利又能维持运营和发展壮大,40年来,资本的陪伴居功甚伟。近二十多年来,为竞争发展,巴拉德动力在一级市场的投资和并购等资本成长策略一直在运用:收购欧美标的加速技术、产品开发;引入战投改善供给成本、开拓规模应用市场。8家全资子公司中,有3家是收购而来,足见并购对于巴拉德发展的战略意义。

1.初创到上市

年,巴拉德(GeoffreyBallard)创立了巴拉德研究公司(BallardResearchInc.),开展高能耗锂电池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年,在调查具有商业潜力的环保型清洁能源系统过程中,巴拉德开始致力于开发PEMFC(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年,巴拉德开发出首例采用压缩空气运转的燃料电池堆。年,巴拉德动力系统Inc.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成立。年,开发出5KW燃料电池堆。年,巴拉德、通用汽车和美国能源部合作项目启动,旨在开发采用燃料电池电源的乘用车。年,开发90KW公交汽车燃料电池发动机。年,巴拉德动力燃料电池客车在加拿大温哥华首次亮相,接着巴拉德动力与戴姆勒奔驰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紧凑型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堆,这一年,巴拉德动力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TSX)上市。年,巴拉德动力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上市时股价3.75美元,市值在10亿美元之下。

最疯狂时刻,资本蜂拥而至。年初,巴拉德动力股价飙升到.94美元,光是纳斯达克市值即达到亿美元,即两市合计市值高达亿美元。但目前,巴拉德动力纳斯达克市值34.98亿美元,只有顶峰时的8%,两市市值合计才70亿美元(约亿元人民币),还也是上市之初市值的3到7倍。期间,不少收购都是通过二级市场增发的方式来进行融资的。

2.两度剥离汽车开发业务,聚焦燃料电池

刚开始时,巴拉德动力与戴姆勒等合作开发燃料电池汽车业务,8年,巴拉德动力剥离汽车开发业务,将其转让给合作伙伴戴姆勒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

年初又剥离包含汽车变速器业务的材料业务,聚焦到燃料电池业务。

3.收购引入技术、产品与服务能力,推进战略转型

年1月18日,收购DanthermPowerA/S45%股权,接着年8月收购7%,年12月又收购5%,年1月5日,收购剩余43%股权。实现%控股。收购后更名为巴拉德欧洲动力系统公司BallardPowerSystemsEuropeA/S("BPSE")。BPSE专门为成长市场提供销售、商务拓展、工程、制造和服务,此收购增强了巴拉德动力的技术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也增强了欧洲市场的部署能力。

年,从美国联合技术公司收购燃料电池知识产权。联合技术公司是美国一家世界性的航空航天业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主要为航空航天和建筑业提供高技术的产品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飞机发动机、燃料电池等。此次收购联合技术公司(UTC)的运输和固定发电相关燃料电池知识产权资产,这些资产包括约项专利和专利申请,以及主要涉及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技术的专利许可证,发明披露和技术秘密。此次收购将使巴拉德在燃料电池知识产权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与UTC的新联盟也将加强巴拉德的执行能力,特别是在知识产权许可收入方面。

年,收购ProtonexTechnologyCorporation(美国质子交换技术公司),这是一家领先的先进电力管理产品设计和生产商、便携式燃料电池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支付了交易成本.2万美元、并承担了负债,通过增发.万股价值.9万美元进行收购支付。收购完成后,Protonex的产品对巴拉德产品平台形成补充,使之在多元化、增长,规模和盈利能力四个关键领域获得战略利益,年后公司更名为BallardUnmanedSystem,当前便携式电池收入占巴拉德动力收入的8%。

年10月份,剥离出售了UnmannedAerialVehicle(UAV,无人机公司)下属的BallardUnmannedSystems业务给霍尼韦尔,BallardUnmannedSystems主要为UAV生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这些无人机适用于能源检查,货物运输以及对无人机系统需求增长的其他商业和国防应用的系统。此次剥离,可视为聚焦到重载装置应用领域。

年11月11日,收购英国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专家ArcolaEnergyLimited("Arcola"),更名为BallardMotiveSolutions,这是家公司专事氢燃料电池动力总成和系统集成,其专有的氢燃料电池(HFC)动力系统平台——A-Drive,专为需要高负载循环能力和快速加燃料的车辆应用而设计,成为一些列车型的基础。该平台可以直接替代柴油动力系统,并可扩展应用于各种重型车队、卡车、市政运营的车辆和公共汽车和火车等公共交通应用。这宗收购,是巴拉德动力加注重载车辆燃料电池业务的一大动作。

到年年底,巴拉德动力旗下8家%全资子公司中,有3家是通过收购而来,分别是巴拉德动力解决方案公司(BallardMotiveSolutions)、巴拉德欧洲动力系统公司(BallardPowerSystemEuropeA/S)、巴拉德无人公司(BallardUnmanedSystem)。如果把巴拉德香港公司和广州巴拉德动力视为一家,则巴拉德动力7家全资子公司中3家是收购来的,占43%。

4.吸纳战投引入供应商

除了通过收购引入技术、拓展产品和市场外,巴拉德动力还通过引入战投来改善上游供给成本,巴拉德动力的催化剂是由日本田中贵金属、日清纺株式会社、南非英美铂金有限公司提供。

南非英美铂金有限公司(AngloAmericanPlatinumLimited)年投资万美元取得巴拉德动力2.0%股权,成为公司的战略投资者,并在南非拓展应用。

日清纺株式会社(NisshinboHoldingsInc.)年投资万美元取得巴拉德动力1.5%股权,成为公司的的战略投资者,日清纺株式会社为公司提供压缩成型双极板,推出阿拉德第7代FCveloCity-HD动力应用模块。

5.吸纳战投引入市场合作方

在中国市场最为典型,通过合资、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方式,以技术和股权换取开拓中国市场。主要是年引入大洋电机、年引入潍柴动力,都先后是公司第一大股东。

VI.中国道路

巴拉德动力8家全资子公司中,有两家在中国,分别是巴拉德香港和广州巴拉德。如今,巴拉德动力全球最大单一市场是中国,最高年份的年,来自中国市场的营收占公司总营收53%。

但在11年前的年,巴拉德动力的全球市场中还没有中国的影子。过去11年,中国氢能源发展迅猛。

3年,巴拉德动力将三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部署到北京,开始种草。年,巴拉德动力通过授权多家中国企业,开启中国市场合作。年7月19日,巴拉德动力成立%控股子公司巴拉德香港公司。年1月10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广州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成立,负责全中国市场的运营。

1.大洋电机战投合作

技术授权+组件购买+本地组装+本地部署

年7月26日,中山大洋电机出资万美元,购入巴拉德9.9%股权,成为巴拉德动力单一最大股东。

大洋电机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电机制造商,为电动汽车(包括公交车、商用车及乘用车)和暖通空调系统提供微特电机,每年为五大洲的客户生产超过万台电机。

年4月10日,巴拉德动力和战略合作伙伴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就在中国装配与销售FCveloCity30千瓦和85千瓦燃料电池发动机达成技术转让、授权和供应相关协议。

根据合作,巴拉德动力向大洋电机供应和交付台FCveloCity燃料电池发动机,用于中国重点城市的清洁能源公交车和商用车示范项目。

这一合作中,巴拉德动力与地方政府、公交车与商用车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进行三方合作,巴拉德设计好电池模块,大洋电机制造燃料电池发动机、在公交车和商用车上安装和进行车辆部署。大洋电机需支付重复专利使用费,巴拉德动力可以从大洋电机购买燃料电池发动机销往中国之外的市场。大洋电机从巴拉德购买了两项授权,分别是30kW和85kW车用模块的组装,花费了1万美元。

年,由于潍柴动力投资巴拉德动力成为最大股东,大洋电机行使反稀释条款,跟投万美元,维持9.9%股权。至此,潍柴动力投资巴拉德和购买专利授权合计花费万美元。

年10月,大洋电机出售所持巴拉德动力的7.04%股份,成交总价2.亿美元,账面盈利2.亿美元,此外还保留持有巴拉德动力2.35%股权和中国市场合作权益。

2.国鸿氢能合资合作

技术授权+组件购买+合资本地组装发动机

年9月26日,通过巴拉德香港与广东国鸿氢能在云浮市成立合资公司——广东国鸿巴拉德氢能动力有限公司,利用巴拉德动力的FCvelocity

-9SSL燃料电池堆技术制造燃料电池产品,为中国电力巴士和商用车辆安装燃料电池发动机,并在中国市场有某些排他权益。

广东国鸿从巴拉德购买的授权多达到5项,分别是9SSL电堆生产,30kW车用模块组装,60kW车用模块组合和85kW车用模块组装和基站备用电源模块系统集成,基本全线覆盖,总计花费4万美元。

这一合作中,巴拉德动力为合资公司生产的燃料电池组独家供应膜电极组件(MEA),合资公司用巴拉德动力的组件生产燃料电池发动机。

3.潍柴动力战投+合资合作

技术转移+购买膜电极+合资本地生产电堆、模组

年11月13日,潍柴动力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潍柴动力(香港)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以1.64亿美元认购巴拉德动力19.9%的股份,取代大洋电机成为巴拉德的第一大股东。截至年12月31日,潍柴动力持有巴拉德18.88%的股权,仍然是巴拉德动力第一大股东。

年11月13日,巴拉德香港公司与潍柴动力成了合资公司潍柴巴拉德,利用巴拉德下一代液冷燃料电池堆技术,合资公司拥有在中国市场生产公交车、商业卡车和叉车液冷燃料电池模组的某些独家权益。合资公司中,潍柴动力出资5.61亿元(万美元)占股51%,巴拉德香港出资5.39亿元(万美元)占股49%,投资期限为期4年。

合资公司支付万美元技术转移费获得巴拉德下一代LCS燃料动力锂电池电堆在中国的独家生产和基于LCS电堆的燃料动力锂电池模块的组装权利。同时,潍柴承诺在年以前在中国推广台燃料动力锂电池商用车。

这一合作中,潍柴巴拉德在山东潍坊生产巴拉德LCS电堆、模组和双极板。巴拉德和潍柴双方派出技术人员一起开发。

4.信远工业合作本地材料供应

目前,整个氢燃料电池生产技术相对成熟,但工艺不完善,导致成本较高。而对于这家氢燃料电池龙头企业而言,实现燃料电池制造产业化,利用供应链发展来接触不同的供应商,成为其降本的主要策略。

寻求成本替代的努力一直在进行,供应链本土化即是市场拓展策略,也是其降本策略。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董事长、总裁RandyMacEwen表示,“技术、供应链的本地化十分重要。”

年6月15日,第六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FCVC)期间,巴拉德动力与中国信远工业集团达成了供货合作协议,信远工业向巴拉德动力独家供应相关双极板石墨材料。

5.东岳未来合作本地研发MEA

FCVC期间,巴拉德还与中国东岳未来氢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未来双方将在氢燃料电池质子膜开发、评估及应用等方面开展紧密的合作。由于东岳集团从3年开始启动燃料电池质子膜全产业链研发和打造,形成了燃料电池质子膜全产业链优势,并与国内50家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其配套企业签署合作意向,此次与巴拉德动力的合作预计主要以巴拉德动力提供技术服务为主,东岳未来氢能的目标是借力尽快建成全球最大的质子膜生产基地。

VII.新手选择

至此,从巴拉德动力的核心零部件质子交换膜PEM本地化研发、生产、到燃料电堆、燃料电池模组,都已经在中国合资生产,建立了一条完整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业链,巴拉德动力从3年踏入中国到年启动合作,正好走过了20年和10年,10年期间,在中国通过各种技术、资本合作,开拓中国市场,中国已经成为巴拉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年贡献了巴拉德动力53%的收入。

有人担心,巴拉德动力依靠自己的技术优势,建立起来技术许可+核心零部件出售+本土组装的模式,中国企业只有交知识产权税的份。但,如果完全走自主路线,知识产权显然还是道迈不过去的坎,中国企业始终需要解决技术的来源问题,中国的词汇充满智慧,快既是慢,慢既是快,快慢的转换是在具体时空发生的,完全自主还是彻底引进,都不适合竞争的需求,唯有开放创新才能赶上节奏、竞争上游。

吉利汽车李书福选择了一条通过海外收购的方式来解决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来源问题,从而快捷踏上了国际化、品牌化和民族化的道路,十稀罕见了。

一句话,技术自主当然诱人,但用好资本手段,选好团队和目标,置换发展时空,不失为明智。科技企业,收购技术、收购产品,更要收购人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万辆,而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多年仅维持千辆水平,目前累计为8辆。年全国新增了辆燃料电池车(交强险上牌口径)。根据国家中长期规划,到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万辆,这意味着未来每年要增加1万余辆,CAGR为43%。发展压力巨大,机会巨大。

AnnualReport,BallardPowerSystemsInc.,YearsendedDecember31,and

AnnualReport,BallardPowerSystemsInc.,YearsendedDecember31,and

AnnualReport,BallardPowerSystemsInc.,YearsendedDecember31,and

AnnualReport,BallardPowerSystemsInc.,YearsendedDecember31,and

AnnualReport,BallardPowerSystemsInc.,YearsendedDecember31,and

AnnualReport,BallardPowerSystemsInc.,YearsendedDecember31,and

AnnualReport,BallardPowerSystemsInc.,YearsendedDecember31,and

AnnualReport,BallardPowerSystemsInc.,YearsendedDecember31,and

AnnualReport,BallardPowerSystemsInc.,YearsendedDecember31,and

AnnualReport,BallardPowerSystemsInc.,YearsendedDecember31,and

BallardReportsQ4,FullYearResultsOutlook

BallardReportsQ4,FullYearResultsOutlook

BallardReportsQ4,FullYearResultsOutlook

BallardReportsQ4,FullYearResultsOutlook

BallardReportsQ4,FullYearResultsOutlook

BallardReportsQ4,FullYearResultsOutlook

BallardReportsQ4,FullYearResultsOutlook

BallardReportsQ4,FullYearResultsOutlook

BallardReportsQ4,FullYearResultsOutlook

曹恩惠,李清宇,巴拉德的新“中国朋友圈”,21世纪经济报道,-06-15

香橙会,巴拉德的新玩法,-06-15

#氢燃料电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