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投资回报背后Naspers的阳关道

如果乘坐时间机器回到年,你手里有万美元,可以进行一次投注,你会选择投资什么?

你可以投资亚马逊,你的股票将价值41亿美元;你可以投资苹果公司,你的股票将价值超过84亿美元;你也可以在未上市的Netflix的IPO中投资,你的股票将价值90亿美元。

但可以说,现代史上最好的金融投资几乎发生在年。幸运儿是Naspers。在时任CEO库斯贝克(KoosBekker)的带领下,总部距中国公里的Naspers向腾讯投资了万美元,获得腾讯了46.5%的股份。

17年后,这笔投资价值超过亿美元,回报率高达倍。

唯一能与其相提并论的是软银。年,软银对阿里巴巴投资了万美元,如今其价值接近亿美元,投资回报率超过倍(软银之后又向阿里巴巴下注万美元)。

这就像天上砸下了馅饼(当然不能完全将其归之于运气),但毫无疑问,没有这两次投资,Naspers和软银难以成就今天的地位。

此前,它们有着极其相似的发展轨迹。Naspers和软银都涉足出版行业,又进一步扩展到有线电视业务、手机宽带业务、再到互联网业务。

两位掌舵者的人生也如此相似。孙正义和库斯贝克都成长于一个环境歧视的国度,他们都去到美国进修,并深感自我不足,于是奋发学习,梦想改造自己的国家,成就一番事业。

现在,软银已经拥有了日本最大的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第三大移动通信公司,它也是世界上最知名也最受争议的投资机构之一。而成立于年的Naspers也从一个从事传统印刷的媒体集团,发展成布局全球的科技投资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在线分类网站等。

年9月11日,Naspers将手中包括腾讯在内的社交网络、分类广告、食品配送、金融,在线旅行等20家公司的股份打包上市,新公司名为Prosus(拉丁语“前进”)。其市值达到亿欧元(亿美元),是欧洲最大的科技股。母公司Naspers目前市值非洲第一(近亿美元)。

这是一个当人生意外遇到巨大财富后,命运如何发生改变的故事。Naspers和软银走上了不一样的发展轨迹。

两个年轻人在美国打开人生大门

库斯在南非海德堡(豪登省)附近的一个玉米农场长大。他是一个农村男孩,18岁前没有离开过小镇。

在他出生的年,南非正处于种族隔离的时代,但作为荷兰裔,他有机会取得良好的教育。他先后在斯泰伦博斯大学(StellenboschUniversity)、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Witwatersrand)学习法律后,曾短暂担任检察官,并加入过一家广告公司。年,他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MBA。

来到美国的第一学期让他震惊,他竟是班上表现最差的学生。“班上50个同学都非常聪明,我必须全力以赴才能通过课程。”库斯在一个访谈中谈到。

和库斯不同,孙正义是生活在日本的韩裔,从小受到歧视,他曾被人骂“滚回韩国去”,还被人用砖头砸伤了脑袋。也许正是这激发了孙正义强烈想改变命运的欲望,他更好斗,更充满建功立业的野心。

尽管比库斯还小五岁,但孙正义第一次来美国的时间比他早好几年。那时孙正义还只是一个16岁的高中生,来美国参加英语短训班,发现自己连r、l的发音都发不准。但他觉得美国是个可以实现理想的地方,他发誓要在美国做出一番成绩。

读高二的孙正义不顾家人反对,直接从日本中学退学转去美国。在井上笃夫所著的《孙正义自传》里提到,孙正义规定自己,一天除了学习之外的时间只有五分钟。

当库斯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时,孙正义已经完成了一次校园创业,他做出“电子翻译器”卖给夏普公司,赚得人生的百万美元。年,他回到日本创立软银,并与出版业结缘。

由于软银被杂志拒绝刊登广告,他发誓要创建自己的出版业。通过各种差异化的打法,他手下《Oh!PC》、《Oh!MZ》两本杂志很快打开市场。现在,日本软银的印刷部仍是《电脑导购》等电脑杂志的出版方。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这段时间孙正义不幸患肝病,医院。孙正义说自己在两年中阅读了四千本书籍,平均一天阅读五本书籍。不过后来根据当时医师的说法,孙正义当时看的是漫画书。

库斯的校园经历没孙正义这么传奇,但他在美国的时光,给他的人生打开了一扇大门。库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