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歌,小时候听过,就再也忘不了了新华

爸爸妈妈去上班,我去幼儿园

我不哭也不闹,问声老师好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当唱起这两首儿歌,心中是否浮现隐约不安?

是的!暑假即将过去,就要开学啦!

说起送孩子上幼儿园,

宝妈宝爸们心中五味杂陈,这就是场“硬仗”啊!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入园,

不妨提前准备,挑选一些儿歌引导孩子,打有准备的仗!

儿歌,顾名思义,就是适于儿童聆听吟唱的歌谣。

儿歌浅显明快、郎朗上口、寓教于乐,

也是孩子们最早接触最易接受的音乐和文学形式。

儿歌根植于民间,口耳相授,传唱了几千年。

古代,称之为童谣、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

《左传》中就有“卜偃引童谣”的记载。

透过莫高窟壁画,我们看到童年的快乐古今相通。

明代吕近溪《小儿语》序云,

儿之有知而能言也,

皆有歌谣以遂其乐,

群相习,代相传,

不知作者所自。

意思是:

小孩懂点事能说话之后,

都会有歌谣让他们念着玩,

小孩们一起学唱歌谣,代代相传,

却不知道歌谣出自哪个作者之手。

清代郑旭旦编撰了《天籁集》

更是肯定了儿歌的价值,

称儿歌是“天地之妙文”,

“真率浑成”“令人咀味不尽”。

儿歌虽短小浅白,但词句流畅、合辙押韵,

或描摹事物,或喻事明理,充满想象力,

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一把金钥匙。

有的儿歌描绘山水草木、鸟兽鱼虫

一只青蛙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

扑通一声跳下水

这首儿歌不仅生动描绘了青蛙的模样,

还嵌入了一些简单的数字,

可以培养孩子们对数的初步认识。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

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这首《蜗牛和黄鹂鸟》清新质朴,

叙述了动物之间发生的一段有趣的故事,

可以让孩子们学习蜗牛锲而不舍的精神。

类似的儿歌还包括《两只老虎》《小燕子》《数鸭子》等等。

有的儿歌描述日月星辰、春夏秋冬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上放光明

好像许多小眼睛

由莫扎特钢琴曲改编而来的

《TwinkleTwinkleLittleStar》(中文版《小星星》)

灵动而梦幻,是世界儿歌史上的一颗明珠。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这样的一幅春日图景,

无疑是令人动心和陶醉的。

大自然才是孩子们最美好的课堂。

类似的儿歌还包括《太阳》《月亮船》《雪绒花》等等。

有的儿歌以幼儿视角模仿成人劳作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哎呦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这首儿歌生动刻画出小小“粉刷匠”

在劳动时喜悦的心情和顽皮的神态,

可以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我是小海军,开着小炮艇

不怕风,不怕浪,勇敢向前进

这首儿歌坚定、有力、雄壮。

海军是深受孩子们喜爱和崇敬的形象,

通过模仿,可以告诉孩子们遇事要沉着勇敢。

有的儿歌介绍生活常识、培养良好习惯

例如,学习刷牙:

小牙刷,手中拿,我呀张开小嘴巴

刷左边,刷右边,上下里外都刷刷

用餐礼仪:

小调羹手中拿,一口饭一口菜,吃饭时不喧哗

交通安全: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有的儿歌融入品德教育、促进身心发展

例如,孝敬父母:

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

劳动了一天,多么幸苦呀

妈妈妈妈快坐下,请喝一杯茶

珍惜友情: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拾金不昧: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有的儿歌带有很强的游戏性,边玩边唱

国家相册《儿时的游戏》

老狼,老狼,几点了?一点了!

丢啊,丢啊,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老狼老狼》《丢手绢》《跳皮筋》

都是孩子们玩得根本停不下来的游戏。

小伙伴们聚在一起,

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笑,

这是真正快乐的童年时光。

有的儿歌将古典诗词改编成歌,边唱边学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这首被冷落了三百年的诗,

被贵州大山里的老师和孩子们唤醒,

童声清澈宛如天籁感动了无数人。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国学无国界,

在南非乌坦多社区托儿所,

孩子们唱起《咏鹅》,也是别有一番趣味。

类似的儿歌还包括《三字经》《明日歌》《鱼戏莲叶间》等等。

还有一些传唱至今的童谣,也许没有多少“意义”

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

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

……

但幽默诙谐、脍炙人口,深受一代又一代人喜爱。

儿歌不只记录快乐,也有诉说苦难的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不等天明去等派报

年聂耳在上海街头,

巧遇卖报女孩“小毛头”。

有感于小女孩的悲惨遭遇,

聂耳作曲,邀安娥填词,

创作了这首《卖报歌》,

既道尽心酸,又满怀期冀。

“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

一个世纪过去了,

这首歌的主人公——

杨碧君还活着,现已年近百岁。

时过境迁,儿歌却永远不会过时。

在幼儿早期启蒙教育中,儿歌尤其难以替代。

近年来,我国儿歌创作队伍日渐萎缩,

能够广为流传的儿歌难得再见,

倒是一些流行歌曲在孩子们中盛行起来。

《小苹果》《大王叫我来巡山》《咖喱咖喱》……

欢快的旋律,极高的接触率,

孩子们唱跳起来格外有“萌”点,深受喜爱。

但也引发了“过渡成人化”的担忧。

也有家长表示,

不能说孩子们现在不喜欢唱儿歌了,

而是让孩子们喜欢的儿歌太少。

(文/陈淑君)

责任编辑:王萌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