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班正在卸下进口鲜活货物。方星摄
北京首都机场海关关员在对进口龙虾进行检疫监管。方星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高质量的供给体系贯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全过程,是畅通经济循环、促进消费增长的关键所在。提升供给体系,优化市场供给,能够打通经济循环堵点,促进国内大循环更为顺畅,实现国内外市场高效联通,打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着力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促进消费增长,要瞄准哪些领域重点发力?各地各部门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近日,记者走进基层一线,对相关行业、领域进行了采访。
——编者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加快恢复,上半年,国内各大口岸鲜活货物进口量增加,东南亚的水果、南非的龙虾、北美的珍宝蟹、厄瓜多尔的黄金火龙果……越来越多海外生鲜跨过国门,走上百姓餐桌。
扩大优质生鲜进口,有助于优化市场供给,满足消费需求,也能连接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带动进口贸易上下游产业链发展。进口生鲜货物是如何走进国内市场的?为保证生鲜货物通关便捷、顺畅,相关部门推出了哪些有力举措?近日,记者来到北京海关所属首都机场海关一探究竟。
特色进口农产品品种多、数量足,丰富居民餐桌
上午9时02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从曼谷飞抵北京的海航某航班按时抵达。
此时,北京海关所属首都机场海关物流监控处航空器监管一科科长臧冬已经带领两名关员等候在停机位前:“天气热,鲜活货物不易储存,只能人等货,不能货等人。”臧冬说。
根据企业提前申报的信息,该航班载有1吨热带水果。飞机进入停机位后,机腹舱门缓缓打开,平台作业车将公斤泰国红毛丹卸下机舱。臧冬带领关员立即对货物进行现场监管。他们上前仔细核对纸本运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