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信达证券蒋颖)
一、深度卡位能源+通信,海缆龙头乘风而行
亨通光电聚焦通信和能源两大领域,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和能源领域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公司目前主要形成了“海洋+电网+光通信”几大业务板块,在海洋业务方面,公司作为国内海缆龙头之一,综合实力强劲,将核心受益于海风行业发展,同时是目前国内唯一具备海洋通信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的企业,在海底光缆及通信运营方面具备核心竞争力;
在特高压方面,公司已具备目前国际国内最高电压等级的kVAC和±kVDC的电缆系统电气型式试验的超级试验验证能力,同时新能源汽车电缆、高压线束及充电产品已经入围、配套Benz、AUDI、上汽、一汽、零跑等国内外主流主机厂、传统和新兴车企;
在光通信方面,随着光纤光缆行业复苏,及全球光网络的不断升级,公司光纤光缆和高速光模块业务有望长期增长,我们看好公司长期成长空间。
1、全球领先的通信和能源领域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聚焦通信和能源两大领域,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和能源领域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依托国家及省部级创新平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不断打破国外垄断,在光纤通信、超高压海缆、硅光子及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实现自主可控,一批项目入选国家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项目,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1)公司起家于光纤光缆,前身是吴江妙都光缆有限公司,成立于年,年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年公司于上交所上市,同年亨通集团入围“第16届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并首次入选“中国企业强”;
2)年,公司第一次定增,开始发展光纤预制棒制造;年,公司第二次定增,主营业务向电力电缆领域等延伸;年,公司第三次定增,发展光纤预制棒扩能改造项目,ODN项目,开始进军海底通信业务;年,公司收购首个印尼最大综合线缆上市公司VOKSEL及南非阿伯代尔电缆公司,公司加速布局海外;
3)年,公司第四次定增,多元化拓展海底光电复合缆、新能源汽车传导和智能充电、智慧社区、大数据分析平台等项目,同年成立亨通问天量子研究院,进军量子通信领域;年,公司承建江苏首条量子通信干线,其国内首家0米海底光缆测试成功,发布世界最长单根无接头KV海缆;年公司发行可转债,用于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G/G硅光模块研发及量产项目,并收购华为海洋51%股权,年实现并表,公司进一步完善海洋产业链布局。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成长为我国光纤光网、智能电网、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国家创新型企业,位列全球光纤通信行业前3强(公司光纤网络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超15%),中国企业强、中国民企强。
公司产业布局全国13个省,在苏州拥有三座高科技产业园(光通信科技园、海洋国际产业园、光电线缆产业园),同时公司加快全球化运营的国际化发展,目前拥有11个海外研发产业基地,多个国家注册商标,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公司,产品服务全球多个国家的通信、电力、能源、海洋、航天及全球通信能源互联网系统集成工程。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股权激励绑定核心人才。
截至年H1,公司的总股本为23.62亿股,公司控股股东为亨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4.05%的股权,实际控制人为崔根良先生,分别持有亨通集团58.7%的股份和4.03%亨通光电的股份。
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管理和核心人才激励,建立了人才领先战略和薪酬激励体系,将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实行研发、营销、制造等多方位项目激励制度,广泛实施研发项目制,导入阿米巴管理模式,建立多层次的绩效激励,构推动长期、可持续发展。
公司已完成两期员工持股奖励方案,奖励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骨干、海内外一线优秀市场人员及突出贡献人员,目前公司正在推进第三期员工持股奖励方案。
公司专注于在通信和能源两大领域为客户创造价值,提供行业领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公司具备集“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一体化的综合能力,并通过全球化产业与营销网络布局,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和能源领域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1)通信网络业务:公司通过光棒技术的研发升级、整合海洋通信板块、建设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等,进一步强化了在通信行业的产业布局和竞争力。
公司在年成功引入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CPE源峰、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三家战略投资者的基础上,以购买华海通信部分股权的方式继续优化整合海洋通信板块股权架构,以提升公司海洋通信、海洋观测、智慧城市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海洋通信、海洋观测科技型企业,全面深化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的战略布局;
2)能源互联业务: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积累、整合与创新,构建起以高端核心产品和装备为龙头,以系统成套解决方案和工程总包为两翼,形成能源互联产业全价值链体系。
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紧抓全球海上风电清洁能源的发展机遇,继续深度拓展海上风电产业链,着力海洋产业链平台构建,具备全球海上风电工程服务能力。
2、海洋板块毛利率持续提升,重视研发投入,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长期来看,伴随着“十四五”海风行业的发展,以及光纤光缆行业的复苏,公司长期成长确定性强。
-年,营业总收入由.56亿元增长到.71亿元,复合增速为13.9%,归母净利润由21.05亿元减少至14.36亿元;年上半年营收.06亿元,同比上升22.42%,归母净利润为8.60亿元,同比上升28.17%。
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得益于光通信行业量价齐升、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以及国家电网建设的稳步推进,另外一方面是得益于公司海缆等海洋业务的发展。
双碳时代,海风和智能电网行业发展确定性高,光纤光缆板块逐步改善,拉动公司海洋、智能电网、光纤光缆业务实现快速发展。
年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智能电网、铜导体产品、光网络与系统集成(光通信板块)、海洋电力通信与系统集成、工业智能控制、装卸仓储及其他、其他业务,分别实现营收.95亿元、68.46亿元、62.52亿元、57.52亿元、30.23亿元、20.78亿元、3.26亿元,占比分别为41.2%、16.6%、15.2%、13.9%、7.3%、5.0%、0.8%,从占比来看,智能电网、光网络、海洋板块占比加总为70.3%,为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核心业务;
从增速来看,受益于双碳政策,一方面海缆行业高景气度带动公司海洋板块快速成长,年海洋板块同比增长73.56%,另外电网建设迎来发展新机遇,年智能电网板块同比增长30.09%。
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年海外营收占比有所提升。
年公司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14.4%,同比提升5.46个百分点。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大背景下,公司坚持全球化运营战略,不断完善通信网络和能源互联产业的全球营销网络建设及产业布局,近年来公司已在欧洲、南美、南亚、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地区进行通信网络和能源互联产业布局,产业覆盖五大洲。
年上半年,埃及亨通已实现投产,目前公司累计海外产业基地11个,重点高端产品销售在欧洲、中北美市场实现突破,在中东签约首个海缆工程总包项目。
海洋板块毛利率自年开始,逐步提升,年提升至47.1%,长期看,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具备增长空间。
受到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光通信板块的影响,近几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呈现下滑走势,但是海洋电力通信与系统集成板块毛利率从年开始逐年稳步提升,从年的30.62%提升至年的47.11%,展望未来,随着光纤光缆业务逐步回暖、海缆和电力业务的逐步成长,我们认为公司长期盈利能力仍具备提升空间。
公司费用管控能力不断提升,费用率呈现降低趋势,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公司管理费用率由年的6.78%下降到年的3.32%,年管理费用13.70亿元,同比增长23.20%,主要是公司业绩增长带动的管理层团队工资薪金增加所致,年H1管理费用为6.42亿元,管理费率达2.9%;公司销售费用率由年的3.73%下降到年的2.75%,年销售费用达11.36亿元,同比增长20.72%,主要是工资薪金、投标及差旅等费用增长所致,年H1销售费用率达2.42%。
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在5G光纤通信、光纤预制棒、大容量高速海底光缆集成系统、超高压陆缆、超高压海缆交流和直流系统、硅光模块、海上风电等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推进IPD研发体系建设,不断优化研发全流程设计,以建立高效高质的研发组织和研发信息化平台,在5G光纤通信、量子保密通信、硅光模块、海洋超高压直流输电、海上风电工程与运营等领域拥有行业领先技术。
年研发费用率达3.89%,公司在年上半年继续加大在光通信、海洋通信、海洋能源等板块的研发,H1研发投入11.71亿元,同比增长52.10%。
公司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院士工作站、7个国家CNAS认可及省重点实验室、3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及29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申报发明专利,截至年H1,亨通累计发布各类标准项,授权发明专利项,国际专利43项。
公司工业设计中心获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荣誉称号。
二、双碳大时代,海风赛道空间广阔
在双碳政策推动下,年全球海风累计装机量有望达GW,我国“十四五”海风规划近80GW,成长空间广阔。
我们认为,我国海风发展具有以下三大推动力:
1)政策补贴端:平价政策带来抢装潮,后续省补有望接力国补推动平价过渡;
2)供需端: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用电负荷大,海风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近期沿海省份出台多项海风规划政策超预期;
3)成本端:海风产业链长,降价空间多;风场规模化和风机的大型化,原材料整体企稳或下降、大兆瓦、漂浮式、柔性直流输电等技术进步,都将有望带来海风建设成本的降低,从而促进平价推进,带动需求端增长。
1、海上风电长期成长,我国有望跃居第一海风市场
在我国,风电包括陆上风力发电和海上风力发电,对应的风电场分为陆上和海上两类。其中,海上风电场包括潮间带和潮下带滩涂风电场、近海风电场和深海风电场。
海上风电的并网由两部分组成:
(1)海上风电机组通过33或66KV的海底电缆连接到海上变电站;(2)海上变电站通过-KV的海底光电复合缆与陆上变电站相连,再由陆上变电站将电力输送到电网公司。
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创历史新高,未来长期发展空间大。
根据GWEC的《全球海上风电报告》,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达21.1GW,为历史最高记录,全球累计海上风电容量达56GW,同比增长58%;同时报告预计-年全球将新增GW海上风电容量,到年全球累计海上风电并网容量将达GW,比去年报告的预测数据上调了45.3GW(+16.7%)。
海外国家正计划大力拓展海上风电市场。
据丹麦政府消息,5月18日,“北海海上风电峰会”召开,以丹麦、德国、荷兰、比利时为代表的欧洲四国签署联合声明文件,四国表示到年海上风电规划装机至少达到65GW,据全球风能委员会(GWEC)数据统计,截止到年底四国累计装机15.3GW,预计-年CAGR达17.4%;到年将四国海上风电装机增加10倍,至少达到GW。此外,英国政府表示到年海风装机达40GW,截止年底12.5GW,预计-年CAGR达13.8%;越南政府也表示,到年其海上装机将达到7GW。
我国连续第四年成为新增海上风电装机最多的国家,累计装机量全球第一。
从海上风电发展历史来看,欧洲地区最早发展,且受益于其海上丰富的风力资源,早年全球海上风电工程主要集中在于此;我国海上风电项目起步于年,建立了亚洲第一座海上风电场——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
近年来,我国作为全球重要的海上风电新兴力量,每年新增风机量由年的0.6GW增长到年的16.9GW,CAGR达%,我国新增装机规模连续四年领跑全球,年我国累计装机量首次超越英国跃居全球第一。
根据克拉克森研究最新发布的专题报告预计,我国海上风电投运规模有望在“十四五”末期达到约60GW,较当前投运水平(24GW)增长约%。截至年7月,我国总计投运了个海上风场,装机规模达24吉瓦,涵盖约0台海上风机,占全球海上风电投运规模的45%以上,从未来发展来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未来新增装机量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在双碳政策推动下,年全球海风累计装机量有望达GW,空间广阔。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预测,为了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在年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需要在未来30年内大幅增加风电装机容量,其中全球年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需要达到GW。
截至年7月末,国内已公布沿海地区“十四五”规划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接近80GW,市场空间大,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规模化扩张带动包括海底电缆在内的相关产业链不断发展。
根据4COffshore数据,全球海缆交付量-年复合增长率为20.00%;其中,我国海缆交付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2.45%。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步伐的加快以及海上风电市场更多国家的进入,全球海上风电装机规模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海上风电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将持续拉动海缆需求的增长,根据4COffshore发布的数据,预计到年全球海缆累计需求量将达到接近公里。
2、三大核心驱动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提速发展
我们认为,我国海风发展具有以下三大推动力:
1)政策补贴端:平价政策带来抢装潮,后续省补有望接力国补推动平价过渡;
2)供需端: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用电负荷大,海风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近期沿海省份出台多项海风规划政策超预期;
3)成本端:海风产业链长,降价空间多;风场的规模化和风机的大型化,原材料整体企稳或下降、大兆瓦、漂浮式、柔性直流输电等技术进步,都将有望带来海风建设成本的降低,从而促进平价推进,带动需求端增长。
从政策补贴端来看:平价政策带来抢装潮,后续省补有望接力国补推动平价过渡。
双碳政策下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确定性强。年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坚持海陆并重,推动风电协调快速发展,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链,鼓励海上风电基地”。
平价政策引发年至今抢装潮。年1月财政部、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年起新增海上风电项目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造成年至今风电指标的抢装。
国补取消后,地方有望以省补接力,推动海风项目平稳过渡平价。目前已有3个省级行政区明确将在“十四五”期间继续对部分海上风电项目给予适度省级财政补贴:
1)广东省: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和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年底前核准并在-年全容量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分别享受1、和元/KW的建设补贴;
2)山东省:在年4月1日,山东省能源局表示对于-年建成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省财政分别给予、和元/kW的建设补贴,补贴规模分别不超过2GW、34GW和1.6GW;
3)浙江省:年7月,浙江省舟山市发布《关于年风电、光伏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和年,浙江全省享受海上风电省级补贴规模分别按60万千瓦和万千瓦控制,补贴标准分别为0.03元/千瓦时和0.元/千瓦时,即每度电最高补贴3分钱。
从供需端来看: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用电负荷大,海风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近期沿海省份近期出台多项海风规划政策超预期。
我国能源分布与需求呈现逆向关系,能源资源上如煤炭等北多南少,石油西富东贫,而东部沿海地区用电负荷则巨大,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福建、浙江、山东、江苏和广东五个省份为主)的海风资源丰富,其建设发展可以有效补充东南沿海持续增长的用电量需求和能源使用转型。
根据文献《中国近海的风能资源》统计,从粤东到浙江中部近海年平均风速达8m/s,台湾海峡最大8-9m/s,浙北到长江口7-8m/s,江苏近海6.5-7.5m/s,渤海和黄海北部为5.8-7.5m/s。根据海上风能资源普查成果,中国5到25米水深,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2亿KW。50米水深70米高度的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5亿KW。
东南沿海海风资源具有能量效益高、发电效率好;湍流强度小、风切变小,受地形、气候影响小;受噪音、景观、电磁波的限制少;不占用土地资源等优点,也作为我国将大力发展的可再生能源的必然选择。
近期风场资源优质的东部沿海地区出台的海风建设远期规划超预期。
截至年7月末,国内已公布沿海地区“十四五”规划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接近80GW,市场空间大,公司作为海风龙头有望直接受益。
从成本端来看:海风产业链长,降价空间多;风场的规模化和风机的大型化,原材料整体企稳或下降、大兆瓦、漂浮式、柔性直流输电等技术进步,都将有望带来海风建设成本的降低,从而促进平价推进,带动需求端增长。
从海风的产业链来看,可以分为上游有关海风建设的测量勘探等专业服务、风机建设材料原材料商,风机各零部件设备商;中游的风机整机组装和包括海缆在内的辅助设备商;及下游投资运营商们,包括投资、施工及后期运营维护。较长的产业链,提供了更多的降价空间。
在建设成本中,一般包括风机设备、建安费用、塔筒、海缆及配套等,其中风机设备(45%)、建安费用(25%)占主要,海缆及配套占据8%左右,其中海缆不同于风机、叶片、塔筒等陆风、海风共有设备,为海上风电专属。
我国海上风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随着勘探设计、设备研发制造和工程建设运营经验的逐步积累提升情况下,造价也在逐步下降,从年的单位KW造价在元/KW左右降至年的18元/KW-23元/kW左右,但仍高于陆上风电成本,陆上集中式平原、山区地形风电项目单位千瓦造价分别约为5元、元,也高于地上光伏系统的4元/KW。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向规模化、智慧化、定制化和大型化的方向发展,风场的规模化效应、风机大型化降低但千瓦成本,都有望进一步带来降本增效。
以浙江项目为例,浙能台州一号海上风电场风机采购项目平均报价为4元/kW,最低报价元/kW;华能苍南2号海上风电项目风机(含塔筒、五年整机维护)采购项目平均报价为.75元/KW,最低报价.58元/kW(含塔架);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象山海上风电象山1#海上风电场(二期)工程MW风机采购(含塔筒)项目最低报价元/kW,按照业内平均水平估算,8-9MW海上风机塔筒大概折合单价元/kW测算,运达股份本次报价不含塔筒大概约元/kW,刷行业新低。
年,海上风机(不含塔筒)招标价格上半年多在-6元/千瓦;下半年价格下降,多在3-4元/千瓦,对比年国内海上风电机组采购元/kW左右的均价,招标价格降幅发生大幅下跌。
以年8月30日开标的国电象山1#海上风电场(二期)风机采购项目为例,此次降价除了来自于各大厂商的竞价投标,也反映了风机大型化(招标的预计投标机型为8-9MW机型),海风基础及塔筒的单位千瓦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风电场大规模化(项目容量达MW),摊薄各项成本。另外在整机零部件中叶片和塔筒占主要部分,叶片的原材料一直以玻纤和碳纤维为主,塔筒主要采用中厚板。我国进口碳纤维价格自年的4.45万美元/吨不断下降,年7月达14.82万元/吨。
我国目前海风的建设规模和速度,主要还受限于基础施工和吊装施工工程船舶的数量。据北极星电力网的统计,截至年6月,我国目前拥有42艘专业海上风电施工船只,可支撑约万千瓦(5GW)海上风电建设(不考虑台风等气候影响)。我们认为明确的海风增长空间有望刺激市场对此布局,促进海风建设。
漂浮式、柔性直流技术成未来发展趋势。
柔性直流的优点包括长距离输送容量更大、输电线路数量更少、海域资源占用较少、汇集输送具备灵活和可扩展性。因此,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的海上风电项目,更适用使用柔性直流输电方式。
随着国内海风资源开发逐渐向规模化、深远海发展,漂浮式用、超高压交流、柔性直流海缆需求有望显著提升。
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提出支持大容量风电机组由近(海)及远(海)应用,开展海上新型漂浮式基础风电机组示范,推进新型基础的使用,提升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年是漂浮式海上风电从示范性阶段进入商业化前期的一年,据GWEC统计,年全球实现了57MW的漂浮式海上风电新增装机,累计装机达到.4MW。根据GWEC预测,到年全球漂浮式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可达16.5GW。
3、海缆产业:行业壁垒高,企业先发优势明显,竞争格局稳定
海底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敷设在海底用于连接各实体实现电信传输。
在海上风电系统中包括:海上风电机组通过33或66KV的海底电缆连接到海上变电站;海上变电站通过-KV的海底光电复合缆与陆上变电站相连。海缆敷设主要包括电缆路由勘查清理、海缆敷设和冲埋保护三个阶段。
海缆由于其产品特性和产业链中的特殊地位,行业壁垒高,企业先发优势明显,竞争格局稳定:
1)生产技术壁垒:具备生产高压海缆如KV以上的制造商稀缺;
2)资格壁垒:生产资质及产品国际认证难度高,国内获资企业少;
3)生产设备壁垒:生产线复杂,技术要求高,投资成本大;
4)客户壁垒:客户对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的要求高,看重企业历史成绩,品牌依赖度高;
5)资金壁垒:生产线投资规模大,生产原料账期短,销售回款速度慢,需要自有资金维持经营,需要企业由较强的融资能力;
6)地理壁垒:由于运输需求,海缆企业多需临靠港口,港口码头资源成为核心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的海缆市场竞争格局较为稳定,随着我国海上风电项目的海缆招标正向“制造+敷设”整包模式转变,具备整包能力的海缆企业在中标项目过程中将更具竞争力。
三、光纤光缆量价齐升,行业逐步回暖
1、国内新基建+海外固网建设拉动,光纤光缆需求逐步提升
受益于我国新基建的建设发展,5G网络的不断覆盖,数据中心的建设等,以及国家推动数字消费等应用与千兆宽带融合,光纤光缆潜在需求有望逐步提升。
5G商用以来套餐用户快速增长,5G渗透率显著提升。
年7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5G套餐用户数分别为5.24亿户、1.90亿户、2.37亿户,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的5G渗透率分别为53.93%、61.47%。
Aspeed月度营收从年2月份开始改善,环比由负转正为5.83%,同比维持正增长水平,其中8-9月同比大幅提升至49.53%、47.75%,10月同比环比均大幅提升至88.6%、16.3%,11月份同比依旧维持在33.62%高水平,12月环比由负转正实现22%增长,同比增长32%,年3-7月同比增长66%、61%、53%、54%、30%。
随着海外固网建设、运营商双千兆建设、东数西算的拉动,光纤光缆行业基本面逐步改善。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我国光缆月度出口数据逐步增长,年7月出口达万芯公里,同比增长10.08%;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7月我国光缆产量达.4万芯公里,同比增长18.9%,年1-7月累计值达.5万芯公里,同比增长11.5%。
2、移动集采量价齐升,释放行业复苏信号
移动普缆集采落地,“量价齐升”释放光纤光缆回暖信号。年10月12日,中天、亨通、长飞等14家厂商入围移动-年普通光缆产品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亨通以19.96%中标。
需求量:稳中有升,较年提升36%,较年提升20%。
中国移动本次普通光缆集采规模预估为1.亿芯公里,根据此前招标情况,年、年集采规模分别为1.05亿芯公里、1.亿芯公里,本次集采规模较年提升36%,较年提升20%。运营商对光纤光缆需求的提升,主要来源于国内外5G建设、“双千兆”、数据中心等新业务的发展,未来随着海外需求的提升,以及运营商新业务的发展,我们判断光纤光缆需求有望稳定增长。
价格端:“V型反转”,价格大幅提升。
本次集采最高限价为68.85元/芯公里,对比各厂商的投标报价和最高限价,此次集采折扣不大,估算招标均价约60元/芯公里,年约为40元/芯公里,涨幅超50%。此次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来自于成本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移动本次也微调了招标规则,如引入价格联动方案等,保障光纤光缆企业可获取一定利润;另外一方面来自于需求的上涨。
四、海洋+电网+光通信齐驱动,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1、海缆龙头全产业链布局,综合实力强劲
公司作为海缆行业龙头厂商,拥有完整的海上风电系统解决方案及服务能力,形成了从海底电缆研发制造、运输、嵌岩打桩、一体化打桩、风机安装、敷设到风场运维的海上风电场运营完整产业链。
年H1,公司持续中标国内外海上风电项目,海洋能源领域综合技术实力不断彰显:
订单方面:截至年7月末,公司分别中标了“越南金瓯海上风电项目”“揭阳神泉二海上风电场项目”、“中广核新能源海缆检测及维修框架协议采购项目”“沙特红海海缆项目”“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老油田改造项目35kV海底电缆采购项目”“墨西哥34.5KV海缆项目”“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Ⅴ场址MW项目海底光电复合电缆及附件”“华能汕头勒门(二)海上风电场项目海缆及附属设备单价采购”等海底电缆项目,以及“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A场址工程”“三峡阳江青州5/7海上风电项目”等海洋工程项目。
工程能力方面:公司以海底电缆业务为基础,持续加大工程能力建设,正投资建造一艘新一代深远海大型风机安装船,以满足国内外海上风电大容量、深远海施工需求并提升公司在海上风电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的海底电缆生产基地目前位于苏州常熟的亨通国际海洋产业园,产业园毗邻长江,拥有码头资源,交通便利。此外,公司已在江苏射阳布局新的海底电缆生产基地,一期计划于年下半年实现投产。
技术水平方面: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科研合作具备kV交流海陆缆系统、±kV直流海陆缆系统、kV/kV/66kV三芯大截面铜芯/铝芯海底电缆系统等高端装备的设计、制造及工程服务能力,同时具备kV及以下交直流海缆软接头技术。早在年,公司就为国家电网舟山项目交付了单根18.5kM的交流kV海底电缆,其中公司kV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实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随着全球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公司致力于深远海动态缆技术开发的“浮式海上风电用动态缆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深耕海洋通信,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公司继续深耕全球跨洋海缆通信网络建设业务,已成为国内唯一具备海底光缆、海底接驳盒、Repeater、BranchingUnits研发制造及跨洋通信网络解决方案(桌面研究、网络规划、水下勘察与施工许可、光缆与设备生产、系统集成、海上安装沉放、维护与售后服务)的全产业链公司。
海底光缆方面:截至年H1,公司全球海底光缆交付里程数已累计突破50公里。公司“超长距大容量深海海底光缆系统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攻克了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深海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制;同时公司克服海内外疫情和全球交付资源短缺的双重影响,除了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公司稳步推进并按时保质交付了包括索马里肯尼亚分支、菲律宾SCIP-I和CDSCN、安哥拉UNSC等重点项目;新增签约菲律宾SCIPII、巴西亚马逊河缆Infovia等项目,并成功中标ALC联盟、沙特Jeddah、马尔代夫DSCoM等项目;截至年7月末,在手订单金额超60亿元。
年初,公司携手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为其设计和建造Malha海上油气平台海缆通信系统。该系统提供了大容量、高可靠性中继海底光缆网络的端到端解决方案,连接了巴西东南部海上油田的29个作业平台,这是公司首次将海底光缆应用于油气领域,也标志着公司在全球海上作业平台通信网络领域取得了产品技术和设计建造上的新突破。
公司在去年成功引入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CPE源峰、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三家战略投资者的基础上,以购买华海通信部分股权的方式继续优化整合海洋通信、海洋观测板块的股权架构和资产,有望不断提升公司海洋通信、海洋观测等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信运营商方面:年H1,公司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顺利推动,该项目由公司投资,全长15公里,通过连接中巴跨境陆地光缆,PEACE海缆系统将成为连接中国和非洲、中国和欧洲距离最短的海底光缆路由,并大大降低时延,可以极大满足中国到欧洲、非洲快速增长的国际业务流量需求。
公司在前期陆续完成骨干线路登陆合作开发,积极开展和推进相关海底光缆、设备生产制造和系统集成,登陆站设备安装和测试、海上施工等工作的基础上,该项目巴基斯坦-埃及-肯尼亚、埃及-法国两段预计将于年年内投入运营。
目前公司决定调整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项目的南非段建设进程,优先增加建设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新加坡延伸段项目,从而将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拓展至新加坡,提升现有网络资源价值,构筑成亚欧、亚非国际信息互联大通道,为后续持续耕耘国际海缆运营市场打下良好基础。
公司持续扩大市场开发力度,依托预留分支、规划新加坡段,大幅扩大市场营销范围。持续构建自主营销网络,保持国内外运营商业务拓展力度,积极接洽国际大型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等企业,并形成带宽合作意愿。截至年7月末,公司签订了合计约万美元的预售订单。
在海洋通信研发实力方面,公司超长距大容量深海海底光缆系统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在第二届世界光子大会(AOPC)暨第七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奖颁奖典礼上荣获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一等奖,充分彰显在海洋通信领域的领先水平和前沿科学技术的引领能力;公司“海底光缆系统”在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之后再次获得国家级荣誉。
亨通海洋和华海通信双双荣获国家“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公司发布全球首个32纤对海底通信中继器原型机和32纤对中继海底光缆,推动行业进入Petabit级超大容量系统传输时代;发布全球首个中继海缆系统18kV供电方案,引领海洋通信行业SDM技术变革;建设全球首个16纤对中继海底光缆系统。
年H1,亨通海洋成功入选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单位;顺利通过江苏省工程中心验收;获得苏州顶尖人才(团队)授牌。
为进一步增强海洋通信核心竞争力,更好地组织海洋通信设备、工程及技术的研发,公司牵头成立的江苏深远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在年上半年成功通过省级专家论证会。
在海洋观测研发实力方面,公司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海洋生态环境水下有缆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已获审核通过,待发布。
公司独立承建的上海海洋环境监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与上海海洋大学联合筹建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于年末通过验收。年H1,公司承研的中海油项目——基于光纤通信的水下数据传输系统(SRM)完成了DNV船级社的设计验证、建造验证以及海试,标志着SRM水下路由器的国产化进程在国内油气行业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3、发力电网市场,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
特高压领域:随着国内以特高压为主的电网建设再次提速,公司持续强化在高压电力传输领域的市场地位和服务能力,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超高压测试研发中心,配置超高压直流耐压测试系统、超高压串联谐振局放耐压测试系统等全套带载试验能力,标志着公司具备了目前国际国内最高电压等级的kVAC和±kVDC的电缆系统电气型式试验的超级试验验证能力。
年H1,公司为白鹤滩—浙江±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提供了特高压传输解决方案;交付乌兹别克斯坦独立电站项目kV超高压陆缆,并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全方位的商务、物流保障,进一步提升了亨通在中亚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年7月,公司中标中国电信年电缆产品集中采购项目中的电力电缆和数字通信电缆,中标金额为14.50亿元。
电力特种产品:公司向特种电缆分布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筑、轨道交通、新能源及电气装备等市场深度转型,在细分特种电缆领域及海外高端市场取得突破。
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绿色建筑已成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公司正围绕绿色建筑业务,以创新创造释放品牌新势能。年,公司在联合采筑电商平台供应商评选中荣获最高评测等级SCI3星,在绿色建筑领域的综合实力获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年H1,公司为北京冬奥会提供的电力产品解决方案服务覆盖八个冬奥会重点场馆。
新能源汽车: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新能源智能连接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的制造与研发,汽车电缆、高压线束及充电产品已经入围、配套Benz、AUDI、上汽、一汽、零跑等国内外主流主机厂、传统和新兴车企,以“轻量化、智能化、便捷化”为方向,为新能源电动汽车客户提供更好的线路连接使用体验及解决方案。
4、紧抓光通信技术变革,光纤光缆与高速光模块齐头并进
随着双千兆网络建设等带动市场需求持续提升,光通信技术加快迭代升级促进行业产能结构优化,光通信行业生态持续改善。
自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运营商招标和海外市场均呈现量价齐升的趋势,光通信行业在国内外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年上半年,5G和千兆光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加快推进、云计算等新兴业务快速增长,受惠于国内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的继续发展,5G产业链主要环节加速成熟,5G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数通网向更大流量迭代带动光模块、光纤光缆新的需求增长。
公司入选中国电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T比特级超长跨距光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建设工程(G高速光模块、G高速光模块)项目和“低功耗高集成度高性能G光传输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建设工程(G、G高速光模块)项目,成为这两个项目G、G光模块唯一提供商。
继年成功发布量产版GQSFP-DDDR4硅光模块,并在OFC光纤通讯展览会上发布并展示了基于EML的GQSFP-DDDR8光模块后,公司在OFC光纤通讯展览会上发布并现场演示了GQSFP-DD2×FR4光模块,自此,公司进一步丰富了其G和G高速光模块系列。目前这部分产品公司已开放客户评估并将积极推动其量产化工作。
年H1,公司收购了LEONIIndustryHoldingGmbH持有的j-fiberGmbH公司%股权。j-fiberGmbH公司拥有近40年的特种光纤研发和制造经验,是全球领先的特种光纤生产商;此次收购有望提升了公司在特种光纤领域的研发能力,公司的全球化产业布局有望进一步完善。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全球领先绿色光棒生产技术及智能制造技术,不断发挥成本、环保与质量的综合优势,以工业互联网为依托,应用大数据平台持续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并通过在超低损耗光纤、激光光纤、多模光纤等产品的市场应用的增加,继续助力5G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业制造赋能,建立全球通信网络领域行业领先地位。
从技术能力来看,公司“高速长距光纤传输系统软件设计平台”系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功率掺镱光纤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二等奖;5G与数据中心用高带宽低时延抗弯曲光纤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江苏省信息通信行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公司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的“光纤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成为行业内首家获得此项评定的企业。
5、完善智慧城市业务布局,夯实解决方案能力
公司聚焦智慧水利、智慧城市工控信息安全以及智慧城市ICT基础设施领域发展,自收购华海通信后,进一步提升了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设计与信息系统集成及项目管理能力。
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完善在全国的智慧城市业务布局,以东莞、深圳、天津为代表的业务根据地,深入建设全面的项目运作能力和解决方案能力,精耕细作。
年H1,公司克服国内疫情影响,重点保障交付东莞数字政府、惠州智慧交通、广州智慧校园、武汉智能网联车等项目;成功中标中石油大厦信息化项目、重庆人工智能创新项目等重大项目,在手订单充足。同时公司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