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经济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经济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数字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数字化,催生出许多新的经济形态,因而形成一系列与数字技术相关的新概念。由于数字经济的发生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与互联网的普及密切相关,人们通常也把数字经济等同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因而又有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之说。

回顾人类发展史,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仅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它却给整个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现在它已经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数字化无处不在,从生产到交换,从学习到工作,从日常生活到太空探索,从军事领域到战争,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全部数字化了。

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美国和欧盟国家起步较早,数字经济发展很快。自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创新经济增长的新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数字经济应运而生。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促使各个产业之间相互融合,联动创新,一系列新的商业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涌现出来。

而对于正在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来说,自然会紧紧抓住数字经济所带来的这一时代发展机遇。近些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创新创业活跃,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深入推进,数字经济正在加快向其他产业融合渗透,提升经济发展空间。

“十三五”期间,中国数字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9.2万亿元,其中,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1.7万亿元。截止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4.1%。

电视直播、短视频及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较3月增长均超过5%,电商直播用户规模达3.09亿,较3月增长万,规模增速达16.7%,成为上半年增长最快的个人互联网应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我国网络零售用户规模达7.49亿,占网民整体的79.7%。

目前,在数字经济领域,中美两国处于领跑地位。据浪潮信息联合国权威机构IDC发布的《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计算力与经济增长关系十分密切,调查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

并且AI计算占整体计算市场的比例每年都在提高,从年的7%增长到年的12%,专家预测到年将达到23%。而中国在全球对于数字经济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尤其是-年期间,在样本国家的AI计算市场支出增长中,有近50%来自于中国的贡献。

实践证明,计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计算力与国家经济息息相关,显示出一个国家数字经济的发达程度。特别是追赶者国家计算力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拉动提高到1.5倍,而在领跑者国家则更高,达到了2.9倍。

国家计算力指数越高,对GDP的拉动作用就越明显。《报告》根据计算力指数评分将世界排名前10位的国家划分为三大梯队。计算力指数评分在60分以上的国家归类为领头羊国家,评分在40-60分之间的国家归类为追赶者(跟跑者)国家,评分在40分以下的国家归类为起步者(起跑者)国家。

以下是全球排名前10的数字经济国家的归类情况:

领头羊国家:美国、中国

跟跑者国家: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

起跑者国家:巴西、南非、俄罗斯

数字经济分为数字化、互联网(固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数字孪生3个阶段。目前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正处于第二阶段,而我国现在处于数字经济的中期,新一代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商业模式都在加速演进。

展望未来,我国数字经济将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从面向个人消费者转向面向企业,为企业提供服务

目前,中国经济已进入垄断经济时代。垄断经济的显著特点是,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的市场,这些厂商的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中很高的比例,从而垄断着该行业的产品供给。如我国移动支付领域就处于这种状况,支付宝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