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www.znlvye.com/近日,2架研制的“小鹰”飞机正式交付南非。这是“小鹰”飞机第一次以教练机的形式成功走出国门,标志着我国国产通用飞机成功进入南非市场,参与通航运营。当地时间3月27日,2架“小鹰”轻型多用途飞机正式交付南非艾维国际飞行学院乔治基地。“小鹰”飞机将以教练机的形式南非通航市场、参与通航运营。南非民航局Cathy·Teague,中国驻南非大使馆参赞唐中东,中航国际董事长刘洪德,中航国际航发公司董事长张光剑,航空工业通飞华北公司总经理崔章栋出席了交付仪式。为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航空工业制定了详细的“空中丝绸之路”计划,积极实施“中非区域航空合作计划”。目前,国产民机已成功布局非洲中部地区十多个国家,83架包括ARJ21、“新舟”60、运12以及“小鹰”等飞机在内的国产民用、通用飞机销往非洲地区国家,并初步形成区域航空网轮廓。未来,航空工业将继续在多个领域与非洲国家开展紧密务实的合作,推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第一款严格按照民航CCAR-23部设计生产、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5座级轻型多用途飞机,“小鹰”以其卓越的性能、经济的使用成本、完善的售后服务获得国内外众多客户的青睐,目前交付国内外客户80余架。航空工业一直致力于推进“小鹰”飞机和其他国产民用、通用飞机的国际市场开发。年11月,10架“小鹰”飞出口合同成功签署,南非艾维国际飞行学院是“小鹰”飞机的首家非洲用户。随即,“小鹰”飞机取证工作在年正式启动。在中国民航局的大力支持下,年4月该机获颁南非民航局的型号认可证(TAC),确保该机型能够进入非洲市场、实现向“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的产品出口。“小鹰”飞机的出口工作于年年底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长达68天的海运转场,首批次2架“小鹰”飞机跨越一万八千海里,最终于2月11日抵达南非开普敦港口。随后,中国航空工业派出联合派驻服务保障组,组织落实飞机复装测试、验收复飞、机务与飞行员培训、备件支持与保障等工作,为“小鹰”在南非飞好、用好、服务好打好基础,为国产民机走出去做好组织保障。“小鹰”飞机正式投入运营后,航空工业还将继续派驻技术服务组,以现场带教的模式,确保用户掌握自行维护飞机的能力,并计划建立备件库,确保备件供应。航空工业将利用南非艾维国际飞行学院飞行教学平台,继续加强国际市场的营销和服务,在技术保障和备件库建设上立足南非,服务整个非洲,积极配合“中非区域航空合作计划”和“空中丝绸之路”计划,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为非洲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小鹰”轻型多用途飞机是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制,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完全按CCAR-23-R2部进行设计、试验、生产的国产轻型多用途飞机。由航空工业和中国民航飞机学院共同合作开发研制,于年10月26日首飞成功。此后,按照适航试飞大纲要求,顺利完成50余项较大试飞科目。该机型按单驾驶体制、双操纵设计,采用常规布局,下单翼,低平尾,单驾驶,双操纵系统,单发活塞发动机,可收放式起落架,变距螺旋桨并可加装空调制冷系统。“小鹰”飞机落户的南非艾维国际飞行学院是整个非洲乃至南半球培训规模最大的专业民航飞行员培训航校。据飞行学院负责人介绍,“小鹰”的到来进一步增加飞行学院的教学机种,编入机队后将用于飞行教员的培训,飞行时间合计将达-小时/年;另一方面,在南非民航局的培训体系下,客户可选择“小鹰”的单发复杂飞行培训替代成本高昂、耗时更长的双发飞行培训,飞行学院及客户均能降低成本,提高训练效率。作为“中非区域航空合作计划”中唯一的培训中心,南非艾维国际飞行学院是重要的飞行演示和展示平台,“小鹰”飞机在南非艾维国际飞行学院的成功落户将为南非用户提供飞行体验和运行范例,为未来南非及其他非洲国家引进、使用中国国产民用、通用飞机提供有力例证,再次证明国产民机在非洲大有可为。未来,中国航空工业将继续充当深化中非友谊的使者,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非区域航空合作计划”和“空中丝路计划”。针对非洲国家航空业的现状和特点,航空工业将在上级机关的支持和指导下,加强与国内航空运输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作,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包括合资合作、人才培训、运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推动非洲国家民航运输产业发展;致力于持续改进改型和系列化发展,不断提升整机研制能力,不断完善民机客户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中航国际、中国航空报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