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价格飙涨,原油库存降低,煤炭生产紧缩,电力供应告急……冬季已至,全球多个主要能源消费区面临能源短缺困局,给经济复苏和能源安全蒙上阴影。本期金融小百科将带你了解:全球能源供应何为紧张、和以往能源危机为何不同、如何应对。
昂贵的冬天
今年,全球可能要度过一个又冷又贵的冬天,几乎所有的能源都在大幅涨价。限电、短缺、低温、无风,能源断供的范围不断扩大。
9月下旬以来,国际油价大幅飙升,布伦特原油价格和WTI油价双双创下七年新高。
煤价方面,欧洲煤价目前已经达到13年以来最高的水平;澳大利亚煤炭价格自去年9月份以来上涨了%。
欧洲、亚太LNG(液化天然气)价格均上涨至38美元/百万英热以上,不断突破历史新高;普氏日韩标杆指数JKM(天然气)现货价格一度涨至56.33美元/百万英热,是去年同期水平的11倍;美国亨利港天然气价格触及6美元/百万英热,同比上涨%。
欧洲大陆多个国家电价较去年同期上涨4-5倍,英国上涨幅度更是超过了7倍,创下自年以来的最高纪录;美国电力平均零售价格达到了11.3美分/千瓦时,超过去3年同期水平,居民用电每千瓦时上涨至13.9美分,创历史新高;印度能源交易所9月的平均电价上涨了63%。
伴随着能源紧张局势愈演愈烈,全球资本市场波动也明显放大。作为经济发展的命脉之一,能源问题不断发酵,使得全球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大幅升温。从市场数据来看,自9月起,“恐慌指数”VIX的整体中枢水平明显抬升,标普、富时等主要股指也纷纷由单边上涨转为宽幅震荡甚至下跌。
分析历史上的能源危机,这次有何不同?
回溯历史,全球曾发生多次能源危机。
年石油危机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OPEC成员国先后宣布中断对美出口原油。
年石油危机
两伊战争爆发,伊朗、伊拉克原油产量锐减。
年石油危机
海湾战争爆发,伊拉克因受到国际制裁,原油供应被迫中断。历时七个月。
年加州电力危机
市场操纵和限制零售电价,电力供应短缺。
年南非电力危机
经济快速增长,电力供应落后于需求,发电能力不足。
年日本电力危机
核电机组进行定期检查,停止发电。
年加州电力危机
“公共安全断电”,为防止电气设备在强风和干燥天气下引发野火。
年得州电力危机
风暴导致得州能源发电设备故障,电力供应不足。
本轮全球能源短缺
后疫情时代能源需求较快回升;全球碳减排政策加速推进,导致传统能源行业产能弹性大幅下降;极端天气。
在分析历次能源危机之前,有必要厘清能源的相关概念。从定义来看,能源泛指可以提供能量的资源。
根据能否从自然界直接获取,能源可进一步细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其中,一次能源主要包括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以及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一次能源加工后的“产物”,二次能源主要为电力、热力、成品油等。
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撰文认为,历史上爆发的三次石油危机,都是一次能源危机,背后均与政治或军事冲突有关。由于战争拖累了原油的生产、供应,全球油价随之大幅上涨。
而以下三次电力危机,是典型的二次能源危机,触发因素是极端气候、自然灾害等。
以年日本电力危机为例,在海啸引发的福岛核泄露事故之后,由于火电等短期难以填补核电下滑的缺口,日本在当年5月至7月遭遇了史上罕见的电力危机。与日本相似,美国加州、德州分别在年、年,因为遭遇山火、严寒等自然灾害,电力系统出现大规模瘫痪,电力危机随之爆发。
与过往能源危机相比较,赵伟认为,本轮能源危机兼具了一次能源危机和二次能源危机的特征。历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机,并未显著影响到电力等二次能源。同时,上述三次电力危机期间,一次能源的价格整体表现稳定。
与过往的这些能源危机相比,本轮能源危机,同时出现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电力)价格飙涨,影响范围和程度明显更大、更深。
能源为什么短缺?
本轮能源危机主要体现在能源供应短缺。能源为什么不够用?梳理多方研究观点,小新归纳了三方面原因。
原因一:全球经济从疫情中逐步复苏,整体能源需求增长恢复很快,供应相对乏力。
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能源需求下降4%,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大降幅。国际原油市场因疫情冲击,需求大减,曾一度暴跌至“负油价”,因此,全球主要产油国和输出国纷纷大幅压低产量,以保证市场稳定。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从当前能源供需结构上看,一方面全球逐渐适应疫情冲击,各行各业复工复产,能源需求强势反弹;另一方面,虽然需求端逐步回暖,但对改善自身现金流的极度渴望,以及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快推进“碳中和”政策,使得这些传统能源开采企业的资本开支持续低企。
原因二:短期来看,全球极端气候问题导致能源供需无法很好平衡。
例如,印尼是煤炭重要出口国,印尼气象气候与地球物理理事会数据显示,煤炭枢纽加里曼丹部分地区9月降水量是正常时期的两倍,这导致印尼煤炭增产受阻,加之疫情影响,数据显示,9月煤炭产量同比仅增长8.7%,而出口量较去年同期甚至下滑4.6%。
此外,极端寒流等也使得能源供需失衡。美国得克萨斯州今年2月还曾因极端寒流进入“重大灾难状态”,全州40%电力供应中断,导致电力系统危机。
原因三:全球低碳转型和本次能源短缺有很强的相关性。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李克平近日在外滩金融峰会上指出,低碳转型是能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全球在低碳转型过程中低估了新旧能源结构过渡、替代、衔接的风险。
他进一步阐释称,今年“新能源稳定性差”的检验结果略超预期:原来电力行业的观点是,新能源在品质、质量等物理角度存在瑕疵,但今年发现,新能源的稳定性比预想得更差,波动性更大,这远超预期。
他认为,新能源是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起来的,但在实际面对气候异常时却更具有脆弱性,风电、光电、水电在气候异常时都显示出比传统能源更大的波动,这也是今年全球能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应对?
《经济学人》称,“短缺经济”是两股深层力量的产物。
第一股力量是脱碳。欧盟排放交易计划中不断上涨的碳价使得人们很难转向其他污染能源。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都在努力摆脱对污染能源的依赖,对化石燃料产业进行长期投资的动机很弱。
第二股力量是保护主义,即贸易政策不再以经济效率为考虑因素,而是为了追求一系列目标,包括惩罚地缘政治对手。
关于脱碳,李克平认为,在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需要发展和突破新能源储能技术,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这都需要时间。新能源缺乏自身的调节工具,必须依靠传统能源来弥补新能源波动时的缺口。
要实现全球碳中和的目标,传统能源最终要被淘汰。李克平强调:“在长期转型过程中,我们要有理性、务实的态度,在低碳的约束条件下保证新旧能源结构的平稳转换,能源要‘先立后破’,在传统能源退出前,应该先有新能源作为补充,否则会出现能源供给缺口。”
关于保护主义,受到本轮能源短缺的影响,主要经济体未来对能源安全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目前,全球至少有六个国家开始考虑限制能源出口。
今年10月7日,美国能源部澄清说其目前没有进一步释放战略原油储备的计划,加之6日美国能源部长詹尼佛·格兰霍姆表示,美国没有排除再次禁止出口原油的可能,导致10月7日国际油价继续上涨。
从历史来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往往会伴随能源安全的摩擦加剧,致使能源价格进一步飙升。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张涛近日撰文表示,年前后,全球化共识出现破裂,很多全球性的多边议事机制失效,削弱了全球化机制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内生功能,而加征关税或设置特殊贸易条件不仅会带来贸易品价格上涨,更会恶化供需关系。
因此,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贸易能力尤为关键。近日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上,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表示,希望各国能源行业采取协调行动,推动全球能源贸易、投资和产能协作,共同维护能源市场稳定,为世界经济复苏增长注入持续的动力。█
责编:瑟瑟
视觉:李盼浩然
监制:卜海森李俊虎
撰文:瑟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