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央视纪录片货币,处于有价星球的你

怎样控制白癜风 https://m-mip.39.net/pf/mipso_6311310.html

前言

《货币》是中央电视台年制作的一部10集大型纪录片,每集45分钟,通过一种开放、通俗、生动的方式来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货币的前身后世。

第一次接触《货币》这部纪录片是在大学“经济学”的课题上,老师为了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于是把这部纪录片分享给了学生,相比课本上死板的文字,视频无疑更能打动我们。

最近准备重新回顾一遍这部纪录片,想试一下自己是否能把看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因此决定以分享的方式记录下来,一是为了检验自己是否真的看懂了,二是也想把这部不错的短片推荐给更多的纪录片爱好者。

《货币》片头

1.

视频一开始就将镜头对准了南非国家的一个非常落后的小村庄,当地人的生活状态还保留着原始部落的习性,喜欢载歌载舞。

与过去唯一不同的是——过去跳舞纯属出于本民族热爱音乐的天性,而现在跳舞则成了他们获取收入的一种谋生的方式。

某种层面上来说,因为货币的原因,村落里的人将劳动变成一种可衡量的价值,并且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原始舞蹈也吸引了外界游客对村落的好奇和探索。

货币就这样打破了一个本来与外界相封闭隔离的小村落,使其与世界相融合,产生了文化之间的奇妙互动。

当地村民随着音乐在跳舞

2.

如果说过去的货币仅仅只能衡量有形的物品,给其标上一定的价格。那么进入现代以来,货币则完成了进一步的蜕变——给无形的物品标价。

而这一富有创造力的改变便是“专利权”的由来。

第一个明确把“专利权”货币化的国家是威尼斯共和国,而将“专利权”发扬光大的则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同时也是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是狂热的发明迷,在他的努力下,美国宪法中明确写入保护专利和著作权,并制定了专利法。

从那一刻起,每个人的创造发明都得到了应有的保护,也促使货币对创新能力的不断激发和发展。

第三任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

举个简单例子来说明:

同样是热爱发明创造的达芬奇和爱迪生,就因为所处的年代不同,当时大家对创新能力的认知不完善,没有专利权货币化的驱动,所以达芬奇的很多构想都只停留在了纸上。

而爱迪生则幸运地将脑海中的构想变成了真真实实的物体,在他一生中,一共获得了多项的发明专利,光靠这些专利费基本就可以衣食无忧。

反观达芬奇,在同时代其他人的眼里,也只不过是一个杰出的画家而已。

所以,是什么推动了创新?不得不说,货币或者说资本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达芬奇和他构想的滑翔机手稿

3.

除了对有形物品、无形物品的定价,货币在随后的发展历程中又进行了根本性的巨变,那就是它不再定价别的物品,因为他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具有资本功能,可以创造出金融产品。

这也是经济市场的由来,当货币可以衡量所承担的风险和收益的时候,货币化就完成了从原始计量到资本化的转变。

通过货币来衡量风险,就产生了保险和期货;通过货币来衡量企业,就产生了股票和债券。

同时,货币能够使一切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市场经济油然而生。

如果说货币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影响?那便是自由。

通过货币,大家可以自由地选择商品,只要你有充足的货币便可以换取你想要的任何东西,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相对公平了。

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

4.

就像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货币在为人类进程带来变革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隐患。当过度的货币充斥市场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无尽的灾难。

货币既是欲望的载体,也是欲望的沟壑。

人们一味地追逐利益,慢慢就会将自己的尊严变成交换价值,从而产生“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最后侵害到自己最基本的权利。

就像纪录片中的经济学家发出的感慨:法律、医疗、新闻和教育不应该资本化。

因为这些原本就属于每个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一旦资本渗透到这些领域,特权将会形成,随之而来的则是自由和平等的丧失。

小结:

就像第一集的标题“有价星球”一样,自从货币诞生之后,地球上的每一个物件都可以货币化,货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便利和丰富,同时也让我们的生活失去温暖变得冰冷。

短片中还列举了许多史实和生动的故事案例,比如年的次贷危机、年在北京举办的意大利超级杯、希腊四世同堂的手艺人以及深受金融危机影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也对这部纪录片感兴趣,最好去看原片哦~

我是

冯阿元,短片控和阅读深度爱好者,分享温暖、有料、走心的文字给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