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是否已经被他国文化逐渐同化

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定了这个标题,本来想用“何为文化入侵?”这个题目的,但看了某度上对文化入侵的定义后就改变了想法,因为想想自己今天要阐述的问题貌似并没有这么严重,夸大问题严重性怕是会被判为标题党。

以下叙述为某度上对于文化入侵的定义:

文化入侵,即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它国或另一民族通过文化改造和思想改造而达到的征服行为。如果按照这个定义,估计只有当年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后的所作所为才符合要求。

因此接下来我们要聊的就是是否已经被他国文化逐渐同化的问题。

近些年随着国家之间交流的愈加频繁,我们也开始过起了洋节日,什么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等,城市越大,这种现象越普遍。每当这些节日来临,商场等娱乐场所都会精心布置一番,烘托节日气氛,有的是为了卖货,有的是为了卖票。虽然庆祝节日的目的和这些节日的发源国不太一样,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却真真切切的起到了宣传的作用。

洋节日之风愈演愈烈,有些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就开始抨击这些过洋节日的人,说他们忘了本,嘲讽他们没有真切理解这些节日的内涵,过这些节日就是在瞎胡闹。而反驳声中,最经典的回击就是--这是文化交流,我们过洋节日,外国也在过春节。

单纯从过洋节日这一点来看,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把这种现象在此进行描述,也没有要说明什么问题的目的。

下面我就说说我自己亲身经历的让我感触很大的一件事,至于您能读出来什么,欢迎在文章下面评论。

火车上遇见一位在美国企业工作的女员工

有次周末放假,我买了火车票回家。由于买票的时间较晚,就没买到坐票。上车后我站在了一对夫妇旁边,经过后来的交谈得知,他们是一所高校的老师,这对夫妇的对面,就坐了这个故事的女主角,一位在美国企业工作的女员工。这位女员工还是比较健谈的,一路上都在和我旁边的这位女教师聊天,通过她们的交谈,我获取了以下信息(原谅我,我并不是偷听,那位女员工的声音实在是很大,不听都不行)。

这位女员工所在的公司是纯正的外企,美国独资,专门生产加油站的某些设备,按她的意思,在这个领域,她们公司是一枝独秀的。公司总部在北京,年产值很高,出差很多。

首先她对她们公司给予了高度肯定,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文化方面。

为了体现她们公司的技术硬实力,她列举了几点所谓的事实:

一是她们公司卖设备给对应的国企,从来都不会让对方人员参与设备的安装或调试,因为甲方的人根本没有实力掌握这些技术。要不是甲方处于垄断地位,收入多利润高,否则早就破产倒闭了。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她又把范围扩大到了全国。说中国的技术根本就不行,飞机是买的,机床是外国淘汰的技术,大型机械都是美国玩儿剩下,不搞了的。中国没有多少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就和暴发户一样,只会买买买。

为了表现出自己对于公司文化的赞同,她又做了以下介绍:

她们公司同事之间关系融洽,不会像某些企业那样勾心斗角,几乎每周同事之间都会有聚会,公司总部经常派些老外过来给她们讲座,讲些美国的故事,文化等,也会经常组织他们参加美国式的文化活动。不像中国企业那样工作压力很大,同事之间关系不怎么融洽,除了工作根本就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说到压力她又顺便说了一下中国的房价,每个人都被房子绑架着,有了房子居住的想着改善,改善了的想着学区,一平米十来万的学区房,一套小户型的价格都能在美国买一套别墅,美国教育质量高,不用为学区房考虑,空气还好。

那位女教师听她讲了这么多,基本没怎么回话,最后可能听的有些不耐烦了,就问了一句,说:美国那么好,你怎么不准备准备,移民呢?

对于这个问题,她是给予了正面回答的。她说她有这样的打算,但是父母都在这边,不愿意和她一起走。然后话锋一转,她又开始抨击起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大概意思就是,中国的这种父母在不远游的文化传统是陋习,对子女束缚很多,不像美国,子女十几岁成年了就可以干自己喜欢干的事了,父母不会成为子女追求更好生活的拦路者。

我旁边的女教师可能是对她的言辞产生了些不满,就直截了当的把不满表达了出来,大概意思就是问她,有没有感觉被美国文化洗脑了?

如果说她前面所表达的观点,阐述的内容我还勉强可以接受,那么接下来她说的话我就感觉有那么点不可思议了。

她接着说,她在老家有一位二叔,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每当她回去的时候,都会和她讲,当年共产党带领着人民粉碎了日本侵略,使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是多么的伟大。当年的浴血奋战,才换回来今天这样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

她认为她二叔这样又何尝不是被洗脑的表现,谁也没有要求谁去抗日,就像他二叔抗美援朝,如果当年不打这个仗,不把美国赶回到 另一侧,那现在朝鲜半岛是不是就是统一的了?朝鲜是不是就和韩国一样会成为亚洲几小龙之一?

对于她这种想法,我是非常震惊,也是非常害怕的,按照她的意思,当年列强入侵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去反抗,那现在我们可能生活的更好。这种思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我不得而知,但它的的确确就摆在了我的面前,此时这位女教师已经专心去干自己的事儿了,那位女员工却还在滔滔不绝的讲着,宣扬着美国的好。为了避免尴尬,我换了个地方站着,但满脑子都是这个女人“自信”的表情。

知酉说:

本来不想把这件事写出来的,但它的确令我感触颇深。我们真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受着影响吗?

我记得当年一位讲解中国文化的老师给我们讲过,南非总统曼德拉去世了,首先对其进行报道的欧美媒体把他塑造成了个人英雄主义的代表,完全按照自己的文化套路对曼德拉进行了重塑。如果单说这件事,其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国内媒体对曼德拉去世进行报道时,完全照搬了西方媒体的观点,其中不乏国内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媒体。他们在报道的时候觉得没什么,我们在看的时候貌似也没感觉出有什么不妥。

我的表哥在一个日企工作,前些年我俩在一块喝酒,他和我说的最多的就是他们公司哪个日方领导又喝了中国什么白酒,喝完又唱又跳的,和耍猴一样。近些年我俩又在一起喝酒,明显感觉他的饮食习惯变了,喜欢喝清酒了,说度数低,中国白酒喝着对身体不好;喜欢吃刺身了,说营养没有损失,吃着还鲜美。

为什么会有这些转变呢?这种转变又是好是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