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从记事起,钻石便象征着忠贞不渝爱情。那是一直如此么?
我国封建时期按照《周礼》中关于婚嫁的“六礼”的相关要求,南北朝时期有少数民族流行婚戒的礼仪,但并无关于钻石的描述,而钻石婚戒的说法起源近现代,随着改革开放渐渐成为我国婚嫁的必需品。
钻石是如何登上历史舞台的?
钻石在人类历史中出现得很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中的这个他山之石便是金刚石。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国家就有了钻石的记载,而钻石的历史更是可以追溯到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的远古时期,随着西南地区的茶马道流入中原。
但钻石真正享誉全球却是在大航海时期,随着英国殖民者对英属印度和南非的深度开发,西班牙殖民者的没落以及巴西钻石矿的枯竭,钻石渐渐被英国殖民者推上了一种类似货币的“硬通货”的位置而流行全球。
但作为国际货币,最重要的就是稳定易判断的价值,如黄金,白银,石油等,可以通过质量与体积来恒定价值。钻石的价值与其自身大小、透光度等隐性性状相关,仅凭肉眼难以鉴定其具体价值,于是乎渐渐退出了国际货币市场,仅用作国际上某些灰色的大宗商品结算。
但钻石没有就此没落,它作为一种精美且稀有的饰品,被后来大名鼎鼎的戴比尔斯公司盯上了,而且演绎了一场世纪大骗局。
人类史上最精彩的营销骗局
十九世纪后期,人们在南非发现了一座产量可达数千万克拉的大型钻石矿脉,巨量的产出必然会导致钻石价格跳水。
来自英国的戴比尔斯也就是趁此崛起的,他通过与欧美各国财团捆绑获得大量资金,然后整个买下了南非这座钻石矿的开发权,垄断了当时90%的钻石供给量,并通过人为控制,减少钻石的开采量以维持钻石稀缺的假象。
但此时的钻石作为一种非必需品,交易量有限,无法为其创造更多价值,因此,戴比尔斯公司又瞄上了当时的新生事物——电影,毕竟又有谁能够忘记《乱世鸳鸯》里梅苏里尔手捧钻戒,单膝下跪的场景呢?这一幕再配合“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样煽动人心的广告语,让钻石在六十年代开始风靡全球。
就这样通过营销宣传将钻石与爱情的捆绑,强行引导人们将钻石当成了一种婚姻的必需品。而且必须是新钻,因为有谁会将一颗别人的爱情赠与配偶呢?这也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钻石尽管无比昂贵,但回收却不值钱。
在打开了市场后,再将钻石价格调控到一个大家咬咬牙勉强能够接受的价格,随着钻石的大卖,戴比尔斯公司自然水涨船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年开采量万克拉,销售额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0亿美元,成为了世界珠宝业的龙头企业。
但后来前苏联亦勘察发现产量多达数亿克拉的巨量钻石矿,足以颠覆现有的世界钻石格局,但受冷战影响,戴比尔斯公司控制住了西方世界的局面,同时制定了钻石评级系统,将不受控制的钻石列为不符合人道主义的钻石,电影《血钻》因运而生。
冷战结束后,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断崖式下降,俄罗斯无力开采位于北极圈附近的钻石矿,年产值仅3.5亿美元,无法对钻石行业产生冲击。
至此,戴比尔斯公司可谓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现有模式下,已经没有能够威胁到它的事了。
钻石就是这样逆袭成功的,它就是由碳元素构成的一种晶体,它不像黄金白银可以作为货币流通,在工业上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价值。但在有心人的包装和控制之下,成了现在全世界最昂贵的奢侈品之一。
钻石的逆袭史还能走多远?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钻石出现了,目前的钻石珠宝就分为天然钻石和人工钻石两类(工业用金刚石因其缺乏足够的观赏性,不计入钻石珠宝品类)。
上世纪80年代,全球开始大量制造金刚石(只有达到宝石级的金刚石才是钻石),戴比尔斯公司未雨绸缪,为了遏制人造钻石冲击市场,还制定了钻石“4C”标准,同时大量宣传天然钻石的优点,借此稳固市场。
但人造钻石与天然钻石的自然属性不相上下,外观上也很难看出区别。这无疑冲击了戴比尔斯公司的钻石市场,迫使戴比尔斯公司创立自己的人造钻石公司——Lightbox,想要从这场变革中分一杯羹。
但戴比尔斯公司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同时也是二战后雅尔塔体系下资本主义国家的通病,那就是工业体系过于依赖全球化,雅尔塔体系的解散,使得钻石的工业化生产难以低成本进行。
而这时,拥有全套的工业化体系的中国就成为了一匹黑马。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自主研制的金刚石压缩机投放市场后,截至目前,我国的金刚石产量超过亿克拉,占据全球金刚石产量的八成。随着技术的革新与进步,相较于十年前,我国将制作宝石级钻石的成本降低了八成。
关于钻石的未来,一方面取决于需求:钻石与爱情的捆绑还能坚持多久?一方面取决于供应:人工钻石的加入是最大的变数。
从需求方面来说,文化是有强大的惯性的,可以预见未来的很长时间内情侣之间仍然会赠送钻戒,但随着认知的觉醒和对个性的追求,钻石跟爱情划等号的局面将会被逐渐打破,未来的爱情中,人们或许不会像今天这么渴求钻石,但短期内不会出现太明显的变化。
供应方面,未来可能形成人工钻石和天然钻石两个市场。
人工钻石方面,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本下降,人工钻石可能会成为一种比较平民的珠宝,人人都能买得起。
天然钻石方面,如果没有新的变数,在戴比尔斯公司的洗脑营销的教育下,仍然会以奢侈品的身份存在,但为了跟人工钻石争夺客户,供应量大概率会增加,价格也会降低到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
可以预见国内因人造钻石的发展会形成人造钻石的行业协会,未来世界的钻石格局由此可能将变成戴比尔斯领导的天然钻石集团和中国的人工钻石协会为首的两极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