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分之一的钻石从这里诞生,默默无闻的

提到钻石,许多人都会想到那句经典的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确,无论在价值、外观,还是内在的品味上,钻石都是许多人趋之若鹜般的存在。但这种令无数人心驰神往的小石头,其开采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都知道南非、塞拉利昂、纳米比亚等非洲国家是钻石原产国,但其实位于北半球的俄罗斯也是一个蕴含丰富钻石资源的国度,尤其在该国远东地区更是有着数不清的钻石矿藏。今天的文章里,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俄罗斯的钻石之城,远东城市米尔尼的故事。

一、心驰神往的小石头

钻石之所以昂贵且稀少,主要跟它的形成过程有很大的关系:在三亿年前,地表下20-25千米处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岩浆。该岩浆在沿着地壳断层向上涌出期间,因为最上方的岩层无法承受岩浆的压力,因此岩浆会在岩层之中发生爆炸反应,而钻石就是爆炸后产生的物质。

一颗完美的钻石

后来科学家在南非金伯利首次发现了世界首条钻石矿床,因此盛产钻石的矿脉被正式命名为金伯利矿脉。该地最大的金伯利矿在年关闭之前,每年可以为世界提供约3吨的钻石,是世界知名的钻石矿。

按照国际规定,鉴定一枚钻石的价值需要符合4C标准,即克拉(大小)、色泽、净度和切割工艺。其中作为钻石质量单位的克拉是我们相对言比较熟悉的,一克拉约等于mg,相传早期的钻石商人在称量时,会选用一种叫克拉豆的植物果实来作为称重砝码。

因为克拉豆果实与钻石密布基本一致,因此大家就将钻石的质量单位命名为克拉。按照要求,钻石体积越大越稀有,所以他的价值也会相应地水涨船高。现今发现的最大质量的天然钻石,名叫库里南(Cullinan),为克拉,重量为.3克,是年1月在南非一座矿场里发现的。其中最大的一颗,被称为大非洲之星,其在打磨成型后,被镶嵌在一把英国皇室权杖和王冠之上,并在伦敦塔内进行展览。

而净度(Clarity)则表示钻石里面有多少内含物质,有的是天然的杂质,也有的是开采时不慎造成的划痕等。一款质量上乘的钻石,最关键的就是的内含物到底有多少。操作时,一般会使用10倍以上的放大镜观察内含物,之后判定对钻石光彩的影响;一般来说,经过开采出来的钻石,仅有20%能够成为真正有价值的装饰品,剩下的只能是成为工业原料。

其中精度最高的等级是FL级(Flawless),表示钻石晶体无任何内含物,质地晶莹剔透;此后按照IF、VVS1、VVS2等级别从高到低排序,最差等级为I3(Imperfect-3),只能通过人工修补或干脆成为工业原料使用。

另外钻石会因为化学杂质的原因产生不同色泽(Color)。其中绝大部分因为富含氮离子而呈现偏黄色泽,而颜色偏粉红或蓝的钻石价格会非常高,而颜色上几乎呈粉红色或蓝色的钻石则属于王者级别,价格上也是最为高昂。当钻石在紫外线灯下时,其本体也会产生反应光线,按照光线颜色强弱分为NONE、FAINT、MEDIUM、STRONG、VERYSTRONG五个级别。

最后的切割(Cut),表示的是钻石企业在处理钻石时,其雕刻水平高低程度。其切割打磨的方式,跟钻石原本的形状、数量和排列方式有很大区别,包括明亮型、阶梯型、混合型等等。常见的切割形式也分为圆形、梨形、祖母绿型、心形等。

总之,小小的一颗钻石当中其实有着如此大的学问,而那些盛产钻石的国家和城市,也因为钻石在世界闻名。我们接下来要说的俄罗斯米尔内,就是这样一座神秘又奢华的远东城市。

二、因钻石而生的城市

米尔内(Мирный),位于俄罗斯远东的萨哈(雅库特)共和国,是俄罗斯著名的钻石首都。这座处在永久冻土带的小城距离首府雅库茨克以西公里,人口约有3.5万人。年,苏联地质专家在城边的一处针叶林中,意外发现了一块金伯利岩矿脉。三年后,米尔内作为一个新的城市就此诞生。

空中俯瞰米尔内

城市近郊的这块钻石矿坑,其深度达到米,直径为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矿坑之一。自年开始进行开采,到1年彻底封闭,该矿床中累计开采了价值亿美元的钻石,体积为约3.5亿立方米。开车从底部到顶部,车子总计需要沿着螺旋形的路线不停走上圈才可以完成。

因为开采时间过长,加之矿坑已经穿过地下含水层,最下方堆积了大量地下水,为了保证开采活动的安全,工人就必须将地下水抽往地面,经过科学研判和成本核算,最终俄政府关闭了这座露天的钻石矿,所有的钻石开采工作全部转移到地下操作界面去进行。

现在负责当地钻石开采的企业,是著名的钻石巨头埃罗莎(Alrosa)集团。自年2月成立以来,该集团一直都是俄罗斯钻石开采、加工和出口的知名企业,年该公司总收入达到了39.9亿美元,总资产为73.7亿美元,80%的米尔内居民都是该企业的员工和家属。

位于米尔内的埃罗莎集团总部

每次地下开采时,矿山测量师都会先进行地质勘测。在确定一切都没问题后,操作人员会使用掘进机,对坚硬无比的岩石进行开采,期间还要定期检查开采头,防止其出现磨损和破坏;收集好的矿石将会用8辆矿山自卸车运往到传送带,之后通过1米长的主传送带运送到外面。

开采钻石的场景

在埃罗莎集团控股的众多钻石矿场中,品质最好的当属名为国际和努尔宾斯基的矿场。前者的每吨矿石中的钻石含量超过8克拉,钻石质量在国际市场上也享有很高的价值,该矿每天开采吨矿石。到年,总产量已经超过万克拉;而后者是埃罗莎集团里,产量增长最为迅速的矿场,截至年,总产量已经达到了万克拉。

“努尔宾斯基”(Nyurbinsky)矿场

因为常年处在高寒永久冻土带上,因此米尔内的居民冬季只能通过公路、航空以及内河运输来与外界进行交流。生活必需品基本上都要从首府雅库茨克进行调运,当地百姓的生活较其他地区的百姓来说略显单调孤独一些。城市的规划建设上,也能明显看出这座钻石城市偏工业化的设计风格。

经过开采后的所有钻石都会送到米尔内分选中心,在这里,钻石将根据大小等级,进行等级评估;同时还要对钻石质量进行监控,对采矿计划和选矿厂的工作进行改进。按照现有数据,埃罗莎麾下的钻石矿场储量为.6吨,约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以现在开采效率推算,预计可以开采30年。

结语

看似普通,实则暗藏丰富宝藏的米尔内,自建立那天起便和钻石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即使未来因为钻石开采枯竭成为一座死城,但属于米尔内的辉煌往事也依旧会留在所有当地居民的心中,成为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

参考资料

1.《钻石首都的背后故事》

2.《俄罗斯地理大词典:远东篇》

3.《孤独星球:萨哈-雅库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