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环境经济学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北京专治酒渣鼻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703.html

政策背景

产业环境经济学: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实践——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二〇一二年《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二〇一一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一九六一至一九九〇年的平均值(14.0℃)高0.40℃,是年以来的第11最暖年”。而中国在一九〇一到二〇一一年的一百多年间,地表年平均气温也呈显著上升趋势。从一九六一到二〇一一年的五十年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32℃,尤其是一九九七年以后,中国年平均地表温度持续高于常年值。二〇一一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为9.3℃,为一九九七年以来连续第15个偏高年份。

近百年中国平均降水量无明显变化趋势,二〇一一年中国平均降水量为.8毫米,比常年偏少62.7毫米,为一九六一年以来的最低值,但中国的降水分布格局和季节降水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西南地区降水量明显下降,尤其是二〇〇一年以后,降水量下降趋势更加明显,而且二〇一一年为近50年以来的最低值;夏季降水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出现了大幅增加的趋势,而与此同时,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却明显下降。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复杂,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季节变化幅度非常大,很多地方冬天冷夏天热,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中国降水分布不均,时间上多集中在夏季或汛期,地区上分布也均衡,东南沿海降水多于西北内陆。此外,中国的生态环境也比较脆弱,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根据有关材料,我国森林覆盖率20.36%,仍然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人均森林面积甚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会很容易给中国带来不利影响。中国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牧业、森林与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海岸带和社会经济其他领域等。

政策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意义其实也就是解答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人类的社会活动造成了全球的气候变化,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因此需要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人类在过去取得种种的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但却没有意识到工业化生产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和地球资源的掠夺。直到近几十年,全球平均气温和海温升高,大范围积雪和冰山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特大洪涝灾害等天气异常变化向人类敲醒了警钟。这些灾害性的气候变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命。

因此未来的经济增长必须以合理利用资源、保证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而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意义也就在于在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把温室气体减排和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改善民生,甚至还是我国履行国际公约的必然选择,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已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

对低碳经济内涵的共识

目前对于低碳经济的内涵并没有形成一个标准化的定义,但各界对低碳经济均有一定的共识,共识的主要内容包括: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为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减少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提高经济产出,促进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包涵的概念、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社会的生产、流通、分配到消费环节无所不及;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制度创新和相应的政策保障措施;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促进提高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节约能源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形成新一轮的技术革命。

碳排放和财税政策现状

(一)碳排放现状

目前,“关于碳排放的计量方法主要有投入产出法、生命周期评价法(LCA)、IPCC方法和碳排放计算器等。投入产出法适合于宏观尺度上温室气体排放的计算,生命周期评价法适合于微观层面碳排放的计算,IPCC方法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出,为国际通用的碳排放计算方法;碳排放计算器是个人和家庭碳排放的简易计算方法”。国外各类能源机构都会定期发布世界范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但计算范围和方法各异,差异也较大。

我国在

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中第一次对外正式公布了

年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公布了

年排放数据。

年,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中第三次

正式对外公布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这也是

年中国宣布

年二氧化碳自主减排目

标之后正式公布的基年数据,该通报中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年为

年。但中国官方发

布的数据与国际知名研究机构或数据库发布的数据有一定差异,这些机构对外发布数据的频率和时效性远远超过中国。

(二)财税政策现状

发展低碳经济是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财税政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主要是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解决节能减排的压力问题,建立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实现节能减排的机制化、制度化,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财政支出政策,一类是税收政策。

政策支出政策的作用方向是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税款、税收奖励、政府采购等方式,降低企业提高能效的成本、购买节能产品的支出成本和开发节能减排技术、产品的成本等等。税收政策的作用方向是通过税收或收费的方式,增加市场主体的耗能和污染排放成本,以此来鼓励企业节约能源、减少排放。

国外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实践

根据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议题上不同立场,可以划分为三类地区和国家。第一类是欧盟地区,第二类为伞形集团国家,第三类为“基础四国”(BASIC)。欧盟作为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制定与通过的主要推动力量,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欧盟将自己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世界领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领导者。但在对发展中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上,欧盟缺乏诚意,尤其金融危机暴发后,欧盟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态度走向消极。伞形集团国家主要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等,这一利益集团的减排目标较低,并且提出发展中国家也需要同等条件的参与减排。

其中,在奥巴马总统上台之后,美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谈判态度有所转变,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奥巴马政府的政策重点之一,尤其是美国的清洁能源技术最近几年获得快速发展。基础四国是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四个国家英文名称

的缩写。基础四国和

77

国集团在对待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接近,均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出

发,坚持《京都议定书》的有效性,要求发达国家承担第二承诺期减排指标,并坚持应考虑不发达地区和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特殊需求,在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国际社会应实现长期合作共同愿景、资金和技术转让等。

“基础四国”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实践

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组成的“基础四国”实际上不仅仅是这四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同盟,更是由广大发展中国家组成的77国集团的代表。“基础四国”主张南南合作,倡导发展中国家应自觉自愿落实减排行动;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达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因此发达国家不但需要作出进一步减排承诺,更应该从资金、技术和设备层面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基础四国

第十七次气候变化部长级磋商会议于

10

28-2

9

日在我国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会议认为国际社会的优先任务是有效履行巴厘进程各项决定,兑现业已做出的承诺,特别是发达国家应承认其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责任,承担量化减排指标,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