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www.ykhongye.com/我们地球是一个球形,想必大家都不会有意见,毕竟这是人类多年前就已论证的结论。而且我们在上世纪就已成功登陆月球,还有发射的卫星都拍下了无数张地球是球形的照片。然而,为何至今仍有一群人相信“地平说(FlatEarth)”,认为地球是平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反驳地平说呢?实话说,我之前从来都没有认真看过地平说这个理论。但本着包容的态度,我就去搜了一下“地平说”的理论到底在讲什么。在支持“地平论”的人的眼中,那个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现代地平说”的起源!如果地平说出现在“天圆地方”的古代,估计没有人说什么。但自公元前6世纪,著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先是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设想。多年后,亚里士多德观察和计算出得出世界是圆球形的结论。后来麦哲伦所带领的探险船队一直向西行驶,最后回到了出发的起点,也证实了地球是圆球形的。那现代地平说是怎么产生的呢?追根溯源,发现这个理论还是有一些年头。在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地圆说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在年出生的英国作家塞缪尔·罗波坦(SamuelRowbotham)认为地球不是圆的,而是平的。为此他还做了一个实验:他在诺福克郡找了一条叫“贝德福德(Bedford)”的河,截取河流中间的10公里,然后测量河面的弧度。如果地球是球形,那河面应有弧度变化。结果可想而知,罗波坦成了坚定的反“地圆说”者,“现代地平说”创始人。后来在年,他更将几十年收集的“证据”变成了一本页的书——《天文学探究:地球不是球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不断“完善”了罗波坦“地平说”的理论,因此现在的“地平论”说的是(大体意思):“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球体上,所谓的地球,其实是平坦的,如一张圆形大饼。北极圈是地球的中心,周围是各大洲和海洋,而最南方的南极洲是一圈高达45米的巨大冰墙。而太阳和月亮都是直径52公里的球体,在大约公里的高空、以24小时为周期围绕地面旋转。”他们不相信万有引力,认为地平面底下有个神秘力量(加速器),不断以9.8米/秒的速度向上移动,从而出现地心引力效应;也不相信NASA或各国卫星拍下的地球是球形的图片,他们认为是假的或PS的,为此还成立了“地球平面协会”,每年都开会交流讨论心得和证据。而支持“地平说”的人不乏受过了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和富豪,比如美国说唱歌手B.o.B、NBA篮网的欧文、前NASA工程师辛迪(CyndiHolland)等等。“地平说”所谓的证据与反驳!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地平说”几点最引以为豪的“证据”:A、地弧根本不存在!地球是一个直径公里的球体,根据公式计算,地球的弧度=距离的平方处以地球直径,得出地球9.6公里的水平面会有7.3米的下降。16公里有超过20米的下降……然而无论你在哪里拍照,看到的地平线永远是平的,完全没有弧度。而且若地球弧度存在,我们应该看不到远处的建筑,但现实恰好相反。反驳:我不知道上面的公式计算对不对、有没有偷换概念什么的。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如果你在电脑上画出一个圆形,然后不断放大,会发现你看到的弧线基本成了直线。B、地球根本不可能自转他们认为如果地球以每秒公里的速度自转,为什么人类毫无感觉。反驳:这个最简单,无论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的,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C、南极不能随意参观他们认为南极不能随意让游客参观,目的是希望大家看到世界的尽头,从而揭穿地球是圆的这个阴谋。反驳:这是啥证据,普通人要想去南极,要先去到智利的最南边,然后乘船就可以到达南极洲。不过从安全上考量,不能单独行动,要跟团。D:为什么从来没有飞机飞越南极大陆?世界上所有的飞机也不能在南极大陆上空飞行,通常都会绕开南极。从新西兰飞到南非,最近的距离就是穿过南极大陆,但是它的航线偏偏绕过了南极,就是怕飞出了地球。反驳:找了相关资料,发现原因很简单。因为南极上空万米高空的温度大都是零下50-60度,为飞行导航仪器等设备安全,所以才没有航线穿越南极。地平说的论点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平心而论,地平说看起来煞有其事,但并没有实质性证据。而且地平说是解释不了地圆说的,例如潮汐现象、日出、日落、四季变化、日食、月食、磁场、极光,月食上地球的影子为什么是圆的、为何南北半球看到的月亮是相反的、为何南北极会出现极夜极昼,这些都是地平论不能解释的现象。还有为何地平论者可以接受太阳系其他天体都是圆的,但唯独地球是平的呢?此外地球平面协会的人认为,各国ZF掩盖了地球是平的这个事实,从小给人们灌输了地球是球形的观念。就好像圈养羊群一样,为了控制羊群,让羊群适应了有栅栏的存在。当将栅栏拿走,羊群还是认为栅栏是存在的,没有一只羊走出去。但其实它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走出去……看起来是不是有些细思极恐?那有人还说这个世界都是模拟、虚幻的呢。最后:我想说的是,对周遭事物提出怀疑是促成人类进步的一大原因。但是这不意味着为了怀疑而怀疑,我们提倡的是以科学的方法,实验研究证明去调查查证。心理学上有个“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effect)”,简单来说这是一种认知偏差,即知道越少,但反认为自己知道的越多。如果要跳出这个认知偏差,请牢记苏格拉底曾说的一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