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消费电子产品快速迭代式发展促进了移动互联网在全球的快速普及,用户群体逐渐扩大,带动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音视频设备、汽车消费电子等消费电子设备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为消费电子市场规模持续攀升带来长足的驱动力,受其影响,消费类电子产品成为推动中国跨境电商卖家业绩的强引擎。
在跨境圈,提起消费类电子产品,相信大多数人都想到的品牌是Anker,Anker已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中建立起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和重视度,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忠实用户群体。而绿联作为国内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其跨境出海业务却鲜为人知。
年7月,高瓴资本的投资将绿联推到台前,并表示对绿联成长为“有温度的全球性消费电子品牌”有很大的期待。除此以外,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说到绿联时,将其和安克进行对比。
那么在拥挤且同质化严重的3C配件赛道,由贴牌代工转型的绿联为什么能够做出这样的好生意?本期,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
一、紧跟国货出海浪潮,实现覆盖主流跨境电商平台
绿联科技是一个典型的3C科技企业,主要从事3C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数码解决方案,产品主要涵盖传输类、音视频类、充电类、移动周边类、存储类五大系列。报告期内绿联科技销售金额分别为,.66万元、,.29万元和,.57万元,年均复合增速达29.80%。
传输类、音视频类、充电类是绿联三大主打产品线,年度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2.35亿元、8.72亿元、7.87亿元,其中,传输类产品是公司业务规模最大的产品类别。
身处竞争激烈3C赛道的绿联,绿联究竟靠什么制胜?获得漂亮的成绩单的?
众所周知,3C数码配件市场进入的门槛低,作坊企业遍布,产品同质化严重,大多数产品大打价格战,较难跑出巨头型企业。
绿联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在给国际品牌贴牌代工阶段,“难以掌握定价权、被竞争对手以低价抢夺业务”让绿联吃了很大的苦头。正因如此,在跨境电商还在草莽厮杀的年,绿联就已经决定以“UGREEN”品牌身份出海。从代工厂到自有品牌,也是很多此类公司的最终归宿。
凭借UGREEN的品牌,绿联已经进入了欧美、日本、中东、南非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绿联战略布局海外线上销售平台,实现了亚马逊、速卖通、Shopee、Lazada等国内外主流电商平台的覆盖,绿联品牌主要产品在主流平台榜单中均排名领先。
其中,在-年,亚马逊都是绿联第一大收入贡献的电商平台。年,来自亚马逊的收入达到11.49亿元,占了公司总营收的1/3。
二、专业含金量不足,年增收不增利
如今,跨境电商是产品为王,产品质量为王的时代,传统的野蛮铺货时代已不复存在,创新已经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必要手段。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消费者拥有日益繁杂的选择,品牌粘性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对产品忠诚度与投入度。优秀的品牌来离不开美观的产品设计、优异的产品质量与贴心的售后服务。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年、年和年,绿联科技的研发投入分别为.53万元、.70万元和1.57亿元,占当期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17%、3.47%和4.54%。另据数据显示,绿联科技共有项专利申请信息,其中项为外观专利,发明专利仅30项。
从专利类型来看,一般在评估专利技术质量时普遍认为发明实用新型外观。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