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侧面说清英国历史

伦敦

英国的英文缩写是“U.K.”,全称是theUnitedKingdomofGreatBritainandNorthIreland(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这和美国的“U.S.”(TheUnitedStatesofNorthAmerica,北美洲合众国)恰成工整的对照。抛开具体的地理位置不同而外(大不列颠对北美洲),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是“王国”(Kingdom),后者是“自由邦”(States).这精确的反映了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异同:自制的基本结构一样,不一样的只是英国保留了君主的旧招牌,而美国是彻底的共和主义。前者代表了历史,后者代表了现在与将来。

英国影片《国王的演讲》

其实“英国”只是中国人对这个国家的称呼,可能是因为与“英语”(English)联系在一起,在汉语中称呼起来比较顺遂。据说有人按汉语“英国”的意思反向直译过去,称呼其为“England,恰好碰到对方是来自苏格兰(Scotland)或者威尔士(Wales)的,于是一脸的不高兴,郑重说明“England仅指英格兰,只是英国的一部分,不能代表整个英国。对于他们。Britain才是正确的称呼。若是刚巧碰到来自北爱尔兰的,那么连Britain也可能被计较,于是最好换作最稳妥的U.K.。

英国王室

以上的计较绝非空穴来风,背后涉及到英国的来历、人种及形成的历史过程等等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尽管已经很难引起如今普通英国人严肃的争执,却深深掩藏进了他们日常的习惯、心理、语言当中。

英国是个岛国。尽管历史上曾经扩张到“日不落”的地步,可其“本土”却一直就是不列颠岛。这个岛不大也不小:大约22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万。比起德国的35万平方公里与万人口、法国的55万平方公里与万人口、意大利的30万平方公里与万人口,大致处于一个级别上。可英国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岛国,与大陆隔着一条海峡。尽管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三十几公里(加莱海峡),即便在冷兵器时代也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天堑”,可因此带给英国人心理与思维意识上的影响却是明显的——从“行车靠左”到“判例法原则”的一系列与欧洲大陆的差异可以体现出来。

更关键的是,这样子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不列颠民族特有的“保守而进取”的民族精神。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似乎矛盾,其实统一。

巨石阵

英国人的保守,主要在“体制”性质的事物上面,不仅政治体制,还包括艺术审美风格、建筑及人际交往模式等等。因为岛国,与大陆的各种沟通便相对阻隔,加上与异族大规模融合的频率较低(历史上大致只有三次),于是其各种传统得以长期维持,主要是通过“改良”而非“革命”来实现新陈代谢。在政治上,限制王权的“大宪章运动”其实不过是对既有体制的改良和完善,即便后来查理二世上了断头台,可皇室体制却一直保持到现在。克伦威尔的“护国主”时代很短,且被主流的不列颠人视作一个历史的“异数”与“例外”,并不符合英国人的传统。

再比如英国的建筑,总是给旅游者以“旧而不破”的印象。曾经在伦敦呆过近两个月,留意过那里的建筑。乍一看,似乎很老旧不堪了。近前细看,却发现只是旧些,色泽黯淡些,却毫无破损——或者零星的破损早已被修补的妥妥贴贴,却又对修补毫无掩饰。及到真的使用上,竟运转良好,较那些新的反倒少了许多磨合的磕磕碍碍。

爱丁堡

再比如伦敦有名的“老爷车”,虽车型老旧,车速有限,可内部比后来的出租车宽大很多,驾驶间与后边是分开的,仅后边可容4-6人,分两排座位,且两排客人是相对而坐的,说起话来方便自然,如同小型聚会,别有一番情趣。尽管“老爷车”的价格远高于一般的“MINITAXI”,乘坐者却乐于接受——于是直到今天依旧主宰着伦敦的TAXI市场。以我接触的普通英国人而言,他们对“旧”的喜欢往往超过对“新”的接受——运作良好的“旧”不仅代表着光荣的历史,更代表着一种牢固合理的基础设计与秩序运作的成功延续。英国人自然为自己的“旧而不破”自豪。

英国人的“进取”,则主要在探索新事物的热情与接受新事物的开放态度上。而这样子的新事物,主要是内容而非规制方面的。比如对海外新领土的开拓,比如新的科学原理的发现与机械装置的发明使用。依靠如此的进取,英国人曾经占有过世界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使英语成为当今事实上的“世界语”。

牛津大学

制度上保守,内容上却不断更新。当这种更新累积到一定程度,便不得不对既有制度作出尽可能小幅度的调整——这便是“改良主义”。改良主义有很多天然的优点——足够的必要性、不折腾、转型成本小、可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利用既有体制的长处和优势,等等。却需要一个门槛很高的前提——现有制度的基础是基本合理且适于延续的,且一般民众的自我控制与理智程度达到一定水平。18世纪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其实未必不是人类历史进程当中的一个“异数”。实话说,如英吉利般彻底的理性素养与制度性习惯,除了不列颠人及不列颠的“直系遗传”——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统治阶层、印度的上层社会而外,也就是部分北欧国家——斯堪蒂那维亚及丹麦可以勉强作到。即便社会发达如法德等,也是不太够格的(德国的秩序更多源自民族的天性,而非体制化的成功),更遑论其他民族了——直到今天也没有什么改变。

关于英国的领土变迁,完全说清楚是件很麻烦的事情。因为她属于海洋性扩张,同时又是一种文明制度的扩张,多层次、多角度又很长延续性的一个历程。如果说俄罗斯的领土变迁可以在一张平面上表达清楚的话,那么英国的则只有在一个立体三维的架构中才能说明白,俺实在没有那个本事和时间,只好就几个突出的特点说说自己的感觉。

维多利亚女王

之一民族与本土的成型

不列颠民族的形成史很复杂曲折,但有一点是被公认的,就是如今英国人的祖先来自于欧洲大陆。无论是最早来自伊比利亚的移民,还是后来的凯尔特人,还是再后来的罗马人、日耳曼人(盎格鲁-撒克逊人)、北欧人、诺曼第人,无一不来自欧洲大陆。其中对今天不列颠民族构成影响最大的大概是凯尔特人和日尔曼人了。罗马人为英格兰早期的文明确立了规范,北欧人总体上属于入侵者(英格兰传说中“火龙”的图腾就是代表北欧入侵者的)。而诺曼第人更多给英格兰王室血统注入了法兰西的成分。

以上的诸民族的长期融合形成了不列颠民族。由于地理上更接近欧洲大陆,英格兰的融合程度和文明程度都是最高的,并以自身的制度为框架,逐步合并了苏格兰和威尔士,形成了今天英国本土——所谓的英伦三岛。自16世纪至今,英国控制的领土面积沧海桑田,而这块24万平方公里的“老家”却一直保持完整。

亨利五世(HENRYV)-

之二海洋型扩张

英国是个典型的海权国家,她的领土扩张基本在海外,而很少在大陆上进行领土扩张。这一点与俄罗斯正好相反。极盛时的日不落帝国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5。可其中几乎没有一块是在欧洲大陆扩张到的。

英国人扩张顺序很有意思,体现出以海洋为中心的特点。最先占据的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岛和沿海的优良港口(如香港),接着是为港口提供补给的周围地区,最后才开始以港口为桥头堡向内陆延伸。内陆的占领更多是通过扶植当地的政权加以实现的,自己则处于一种可进可退的灵活状态。反过来,一旦需要退却,最先放弃的就是内陆,然后是沿海地区,最后才是港口(如西班牙的直布罗陀,至今没有放弃),而海岛,除非万不得已是不会吐出来的——为了远隔本土万里的福克兰群岛与阿根廷开战就是一例。

英阿马岛战争

如今,昔日的大英帝国早已不复存在,英国的领土面积又回到了只有本土。可打开世界地图你会发现,在远离英国几万公里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加勒比海以至于靠近南极的蓝色区域,总会有几个不起眼儿的小岛下面标注着“英属”字样——那是英国的领土!上百年来,英国人从内陆撤退了,从沿海撤退了,甚至从港口撤退了,可依然坚守着这些看似毫不起眼儿的小岛。如同当年的蒙古人退回了自己的草原,不列颠民族从大陆退回了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儿。

之三制度的扩张

如果说俄罗斯属于领土的扩张,西班牙属于殖民的扩张,荷兰属于贸易的扩张,那么不列颠进行的是更高层次的扩张——制度的扩张。

几百年来,凡英国长期占领过的地方,即便后来独立了,甚至与原来的宗主国反目成仇了,可有一样东西却被深深的留下并渗入了殖民地的社会深层肌理之中——一个英国式的精英阶层和一架建筑于其上的有效运转的较为稳定完善的政治体制。最典型的莫过于两件事情。

美国国会

一件是北美与拉丁美洲的对比。同样是被欧洲征服的殖民地,大致相同的年代与历史进程,如今的北美(无论美国还是加拿大)有着远远超过拉美的完善优越的社会制度与政治体制。另一件便是印度。年获得独立时候的印度是个典型的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民族矛盾尖锐的国家,至今这一点也尚未完全改变。可就是这样子一个“又大又烂的摊子”,摆脱英国60年来,竟没有发生过一次军事政变。在很多条件更好的地方都无法实现的全民普选的代议制政体竟能一直运转良好!整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虽谈不上尽善尽美,却也总体平稳正常。为什么?因为英国人当年真心经营过印度,时间又长,所以为印度留下了较为坚实的制度土壤与完备的运作架构。

之四自治领与文明的扩张

英国海外殖民的一个独特模式便是自治领。自治领有两大特点:其一,居民主体就是不列颠本土的移民,而非当地土著。其二,其政治体制和社会形态基本是英国本土的海外“翻版”。说直白些,自治领就是“小英国”。

澳大利亚国旗

英帝国海外的自治领有四个——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直到今天,虽然“自治领”的名称没有了,可除了南非,其他三个国家的宪法上还明确说英国国王就是自己国家的元首——尽管只是象征意义上的。他们的军队依然叫“皇家军队”,他们的最高掌权者依然只能叫“首相”,而首相之上必须还有一个“总督”代表英女王履行国家元首的职责。换句话说,她们在法理上还不是完全独立的国家,只是与英国地位平行的服从于英王的那个大家庭的成员。她们的国民与英国间允许双重国籍且永久互免签证。我在伦敦住过两个月,楼上的房东老太太就是拥有南非与英国双重国籍的,生在南非,子女一半在南非一半在英国,而她自己每年的一半时间呆在伦敦另一半要飞回南非。在她的概念里,南非与英国从来就不是两个国家,也从来就不曾真正分开过。

之五英国的实力

19世纪属于英国人,20世纪属于美国人,这是事实。可因此就说英国已经无足轻重却并不准确。

过去,我们习惯将所谓的“领土”简单理解为陆地领土面积。其实,到了今天,陆地的资源大部分已经被过度的人口与开发消耗殆尽。除了作为人口居住的场所,对于一个民族的长远发展,陆地的重要性渐渐让位于占地球总面积3/4以上的远未被开发的海洋。而对海洋的控制程度,和陆地不同,是通过对关键岛屿、港口和航线的控制实现的。英国人在退却时为自己留下了海洋——那些散布于全球海洋几乎每个关键区域的看似不起眼儿的小岛正是未来海洋争霸时不可或缺的战略立足点。当今世界,就对海洋的控制(潜在的海洋领土)而言,美国第一,英国紧随其后。

英国皇家海军

英国的“软实力”也常常被忽视。英国人保守、刻板而严守纪律与信用。这样的民族性格搞艺术、做烹饪不行,可搞起法律、金融、咨询服务来却是最好不过。伦敦至今还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与欧洲的金融中心,而世界很多经济信息发布与法律服务的中心还在伦敦。英国不是制造业的中心,却是制造标准与设计潮流研发的重要基地。oxford与cambridge的研究水准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而英国的所谓贵族学校培养出的是与美国风格不同的经济与政治精英。

有人说,制定规则的才是最高明的。如今的世界,规则大多是西方制定的。而西方中,其实最多是由英美制定的。英国制定规则而美国推广规则。

丘吉尔与乔治六世

之六英国与美国

英国与美国的关系很有意思。从血缘上讲,美国是英国的儿子。所谓“孩子总是自己的好。”对于美国人的倨傲与“没文化”,和欧洲大陆的冷嘲热讽不同,英国人总体上是维护美国的,尽管对很多毛病也并不喜欢,但从感情上讲毕竟属于“家庭内部问题”。

英国的殖民地曾经遍布全球,至今基本获得独立,其间几乎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这一点与其他的殖民大国如法、俄很不一样,这是英国值得骄傲的地方。美国独立战争却是其中少有的例外。如果不是那场战争,美国很可能与如今的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亚一样,还是英王名义上的从属国。有趣的是,美国人对自己“母国”的感情,战前很反感(除了保皇党人),而经历过战争了,交火死人了,却反而越来越亲近。为什么?还是文化的认同感。好比和父母分家,吵吵闹闹分开了,可基于血缘的亲情却不会分开,甚至因为外在的分离而在心理上变得更加贴近了。

撒切尔夫人与里根总统

同样的,如今的英国对美国的“毫无骨气”的低声下气很受其他欧洲人的嘲笑,觉得很丢脸。可奇怪的是,英国人自己却并不觉得丢脸。要知道,不列颠民族是很骄傲的民族,如果他们真的认为这很丢脸,是不会长期容忍的。所谓的“疏不间亲”,既然是自己的儿子或者兄弟,又何必等同于外人般的计较?英国人对美国的宽容,除了现实实力对比与利益的考量外,也是这种深层民族心理与感情的反应。

受过教育的美国人是从小读着狄更斯与莎士比亚长大的,他们自己的历史只有年,而他们远祖的历史却不可避免地要从不列颠的古代史中去找寻。英伦三岛是美国人最重要(即便不是唯一的)精神家园与归宿。在美国,稍微有些头脸的不列颠移民的后代总喜欢找寻自己家族在母国的根脉源流。这样的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远非我们这些外人可以完全参透搞懂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