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最新预测新冠大流行将于年

自奥密克戎突变株于年11月11日在南非首次发现,至今已过去5个月。与之前相比,奥密克戎的暴发规模要大得多。那么,奥密克戎导致的新冠大流行会如何发展,又将在何时结束呢?近日,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团队在Cell子刊《创新》(TheInnovation)发表了题为《奥密克戎大流行是否将终结》的评述文章。研究团队使用全球新冠肺炎预测系统(GPCP)和改进后的SEIR模型来预测疫情的发展。预测结果表明,奥密克戎将在年继续影响世界,新冠大流行将在年底(年11月左右)结束(此时全球每天的COVID-19病例将降至约例,可以认为大流行结束),届时确诊病例总数将达到至少7.5亿。4月12日,兰州大学疫情预测系统「预言」上海疫情于5月3日结束,引爆科研圈。而这个预测系统背后,是年新晋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黄忠伟等10余位成员组成的团队。是他们,撑起了这个完全拥有自主产权的全球首家新冠肺炎疫情预测系统。「因为我们是学大气科学的,而大气科学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天气预报。所以,我就想,怎么能把天气预报的预测用到疫情当中。」黄建平曾如是说。开发全球预测系统,并不是他们的主业。但是在与课题组其他老师、同学沟通时,大家意外都很支持。于是,一帮学大气科学的「搞」起了疫情预测。团队成员包括大气科学、公共卫生学、应用统计学、人工智能等专业的专家和人才,此外项目完成过程中得到了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院、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支持和帮助。黄建平团队做到的,是把他们30多年来在统计-动力气候预测的先进技术,与经典传染病模型结合,巧妙引入了温度、湿度、管控措施等可量化观测因素,对流行病学模型中的重要参数如传染率、治愈率、死亡率等进行动态估计和修正,这大大提高了预测精度。兰州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实时引入全球最新的疫情数据,针对有疫情数据的多个国家逐个建模,反复进行最优参数化反演,持续开展了逐日、逐月和季节预测。所采用的真实疫情数据主要来自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温度、湿度等气象数据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对国内突发疫情的预测,数据主要来自国家卫健委。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