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女孩」拥有超过万社交网站追踪者,享有时装秀第一排座位礼遇,甚至获赠最新一季的设计师服饰。然而她们并非真人,而是透过电脑运算与人工智慧合成的虚拟网红。
雀斑从MiquelaSousa的鼻子分散到两侧脸颊,每週她会以雀斑为主题,拍摄一张自拍照,上传到个人IG帐号,分享给万追踪者。今年19岁的她现居洛杉矶,是一位模特儿、歌手与网红,发行过两张成功单曲,Spotify一个月有万点播率,和时下年轻女孩一样爱在週末狂欢,勤上健身房之馀,也喜欢冰淇淋和品牌AlexanderWang。
「我每天生活都不太一样,看心情过日子,」Miquela在回答访问的E-mail中说著,「我习惯睡到自然醒,11点起床,平常会去录音室或是和朋友碰面,」到了晚上,她还有必办的例行公事,「睡前我一定会认真清洁脸部,接著打开薰衣草芳香机进行冥想。一天接近尾声之际,我会特别焦虑,通过这些步骤能让我心境平和。
截至目前为止,和Miquela的E-mail访问看起来都很平常,但其实Miquela不是一名「普通人」。据她的说法,她是由加州一间专门製造机器人、靠著AI人工智慧闻名的神秘公司Brud设计,虽然大部分人认为她不过是一个数位影像,但她不但曾与真人合照,也亲自现身今年二月的Prada时装秀,坐在座位第一排。
社群网红新趋势
而像她这样的虚拟网红还不止一位,Brud公司旗下另创造出同样由数位科技操作的男性网红Lawko,占据时尚版面的Shudu则是由英国时尚摄影师运用3D科技画出的全球首位虚拟超模,还有Bermuda,一位「亲川普派」的金髮蓝眼虚拟机器人。
Bermuda甚至还和Miquela有过一段不合历史,今年四月Bermuda就曾骇进Miquela的IG帐号,以Miquela名义发了一篇捣乱的自我声明。这篇声明指出,Miquela最初是由一位名叫DanielCain的男人设计,他赋予Miquela极高程度的人工智慧,最初拿来当作僕人使用,直到Brud公司解救她、为她重新设定程式,她才重获自由,但Brud却从未告诉她—她的身份其实是一名虚拟人物。面对这一段赤裸、无法辩驳的虚拟出身,Miquela事后在个人IG写下,「我感到自己脆弱的人性面,我会哭,我会笑,我会做梦,我也会心情低落并且感到害怕。」
身为读者的你,现在所读到的一切可不是发生在影集《黑镜》裡的故事,你也没有误闯机器人实验室裡。你目前所见到的,都确确实实发生在今日的IG世界,带出了网红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虚拟超模的诞生
三年前,英国时尚摄影师Cameron-JamesWilson对伦敦心生厌倦,在摄影圈打滚将近十年的他,想搬回位于乡村的老家。当时29岁的Wilson力求突破自我,眼看英国时尚产业如同其他国家一样,依旧偏爱纤细窈窕的模特儿,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出另一个策略,开始在Daz3D一个可以创造拟真艺术的软体平台上创作。
年刚过不久,他便成功创造了几名女性虚拟人物。某天,他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强烈的影像:一个来自南非恩德贝勒部落(NdebeleTribe)、脖子戴著许多金属圈饰的黑人女性画面。Wilson花了数天用Daz3D在电脑描绘,希望能完美呈现他内心的女神,而这也是世上首位虚拟超模Shudu的由来。
几乎是Shudu诞生的那一刻,她的曼妙身影便横扫整个时尚圈!英国超模黑珍珠NaomieCampbell、美国超模TyraBanks和RB灵魂歌手AliciaKeys都特别为Shudu的首篇形象发文按了讚。今年二月,Shudu抹上美国流行歌手Rihanna自创美妆品牌FentyBeauty的豔橘唇膏照片,也被品牌官方IG转发。六月,Shudu穿上CushnieetOchs品牌的华丽晚礼服登上《女装日报(WomenWearsDaily,WWD)》封面。短时间之内,Shudu便跃身成为全球媒体宠儿。
然而,近几个月的话题突然从Shudu不可思议的美貌,转变成Wilson创作之下的种族议题—白人摄影师想到一个可以免费剥削黑人女性的牟利方式。面对猛烈指责Wilson回应,「艺术创造总是不可避免的会有许多争议产生,『象徵』是时尚界普遍应用的概念,但很可惜在Shudu身上被误解跟误导了。」
她是真人吗?
另一个争议则与Miquela相关。只要在Google打出关键字Miquela,第一个出现的搜寻建议就是「Miquela是真人吗?」这个问题,打从年四月Miquela发第一篇IG文时便已困扰著她。不过她闪亮的栗色髮型,饱满翘唇与邻家女孩式的雀斑,让她的外形被大众接受,也不会因为她的虚拟外表让人产生反感。就算她的身世被Bermuda残忍揭发,Miquela的粉丝依旧相信她心中温暖且人性化的一面,甚至她的粉丝追踪者迫不及待替她对外声明,「请忽略那位藏在布幕后操作Miquela的隐形人!」
Miquela的拥护者可谓相当狂热,不仅把自己称作Miquela粉,坚信她是真人,只是用修图软体把自己修得像机器人罢了,其中一名追踪者还在IG声援说,「现在有谁不修图的吗?」然而Miquela的IG从来没有透露,她是怎么把虚拟影像(她本身)和真实世界(影子与洛杉矶街景)毫无违和地放在一起。于是有人假设,其实有一位真实女性专门替Miquela先行拍摄,之后再输入电脑后製;另外有些人,则是支持Miquela是一名机器人的说法。有一名粉丝还曾叹息说,「觉得可悲,机器人拥有的衣服竟然比我多。」
另一种时尚呈现
倘若这些虚拟网红不需要特别塑造人性,便能成功引起粉丝情感共鸣,那为什麽我们不用虚拟网红取代真人就好?重点就在于「真实性」,「真实性」是价值美金2.7亿的网红产业的一切建立基础。
我们相信这些部落客发佈的一切都是他们的真实体验,当把「真实性」基础抽离,这个产业的吸引力便瞬间瓦解,荡然无存。部落格平台行销公司TheRemarkableGroup的董事总监NatalieGiddings表示,「我对虚拟网红在未来会有多少影响力抱持保留态度,『信任』是这个产业的主要资本,人们真的会相信一个不存在部落客的试用心得?我很怀疑。」但,另一间部落客经纪行销公司TheExposureCo.的共同创办人VictoriaHarrison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只要虚拟网红有自己的想法,有主见分享个人体验,以及对于他们不是真人的事实相对透明,追踪者依旧可以从他们的图文获得和真人网红图文的相同效果。」
虚拟超模Shudu创作者Cameron-JamesWilson,同样不认为虚拟网红的出现会取代真人部落客的市场比例。拿Shudu的例子来说,就成本考量,请Shudu当模特儿也没有比较便宜,3D画出平面静态的Shudu需要三天时间,如果是动画的话需时更久,甚至还没计算利用CLO3D平台画出她要穿的衣服。「虚拟模特儿只是时尚的另一种呈现方式而已。」Wilson强调。
数位人物的法律责任
今年二月专访中,Miquela曾说从来没有任何人或品牌付钱给她、指定她穿什么衣服,但她的确会收到品牌的免费赠品。但在二月份这个专访后,Miquela因为虚拟网红身分获得两个品牌合作机会,一个是出席Prada米兰时装秀,另一个则发生在五月,美国近年正夯的运动休閒品牌OutdoorVoices请她拍摄形象照。
至于这两个品牌是否有给她酬劳或是等值回馈,目前不得而知,但根据《纽约杂志(NewYorkMagazine)》估计,一位如同Miquela等级的部落客,若从事类似的活动或拍照大约能获得10,美金收入。如果她有收费却没有对外公开此事,将会违反美联贸易委员会的条例法律。
然而,该由谁负担法律责任?难道是虚拟网红吗?社群媒体保密协定律师专家PaulGordon解释,「其实虚拟网红面临最大的法律问题是:他们是否隐瞒自己不是真人的事实,营造他们『实际使用』品牌所提供的商品,利用他们的虚拟试用心得欺骗消费者?如果虚拟网红在这部分没有提供明确解释,合作品牌也没明文告知消费者时,这两方便有很大可能性触发。」
虚拟偶像不虚伪
面对如此新趋势,超模Shudu创作者Cameron-JamesWilson有自信地说,「我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虚拟网红出现,很多客户对于如何创造虚拟部落客十分有兴趣,不单单只是想合作而已。」这未来前景也是Miquela想要积极参与的,在她回覆的E-mail裡说,「光是目睹这一切发生,就已经让人无比兴奋!唯有人类与机器人携手合作,才能更有力地创造改变。」
这个改变是什么?目前尚待观察。Miquela在E-mail专访中主张,要透过改变去「散播正面态度」。Miquela的IG帐号也充满相关正能量讯息,例如「珍视黑人生命(BlackLivesMatter)」就是她相当重视的新闻议题。
于此同时,也有另一种思考产生。澳洲知名时尚部落客CarmenHamilton认为,Miquela的出现是要粉碎社群媒体的真实迷思,她说,「IG最初建立在呈现真实的基础之上,但很明显的,现在呈现的一切都是经过过滤加工的人生。Miquela很明显就不是一个真人,而她也从来没公开宣称她是,这个操作反而让她一点都不虚假!我们在IG上看见的她便是真实生活中的她,无论是透过社群媒体还是我们亲眼所见,她都是一模一样,毫无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