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旅游目的地品牌模式及挑战

野生动物旅游在全世界发展迅速,一些野生动物旅游目的地因为资源特色、产品优势或经营管理等突围市场,成为游客认可度较高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据统计,全球每年有万次与野生动物相关的旅行,并以大约每年10%的速度增长,对相关国家的经济贡献可多达亿美元。

在我国,亲子家庭出游比例增长迅猛,旅游产品需求逐渐呈现由大众观光向小众利基市场转向的趋势,以遇见、接触野生动物为目的的游憩活动成为很多亲子家庭出游的首选,野生动物游憩需求已趋规模化、常态化。知名的世界野生动物旅游目的地包括南非(野生动物大迁徙)、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观鲸、观海豚)、南极(企鹅)等,而中国典型的野生动物旅游目的地包括四川(大熊猫)、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等,但知名世界旅游目的地在形成市场品牌的特色和模式等方面又有所不同。

把握资源特色优势

以南非为代表的野生动物旅游目的地品牌,由于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形成了野生动物垄断性资源特色和品牌优势。野生动物大迁徙,狂野草原的壮美景观,近距离接触成群的犀牛、狮子、非洲豹、大象和非洲水牛等,这些都是南非野生动物旅游品牌的要素,也是南非成为很多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和旅游者目的地首选的原因。

在品牌营销方面,年,南非以“走进南非狂野本真”为主题,在中国举办推介销售会,这一主题所要凸显的并不仅仅是南非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还蕴含了让游客“探索自我发掘本真”的旅行理念。

为保护非洲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维护野生动物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非洲各国也建立了很多国家公园,如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赞比亚南卢安瓜国家公园、纳米比亚埃托沙国家公园等。其中,克鲁格国家公园是世界上自然环境保护最好、动物品种最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每年接待超过万游客,园区总收入接近8.25亿兰特(约3.58亿元人民币)。在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维护方面,克鲁格国家公园也做了很多努力,如促进多机构和部门的合作,以《国家公园法》《大林波波跨国公园条约》《生物区域计划》等为指导制定《克鲁格国家公园管理计划》,为公园管理提供战略指导。克鲁格国家公园在公园内和周围建立了一个连贯的空间框架,以指导和协调保护、旅游和游客体验。公园被划分为荒野区、偏远区、原始区、低强度休闲区和高强度休闲区等五大使用区域,其中,81.41%的公园被以其目标为导向的强烈保护区域所覆盖(荒野区、偏远区、原始区),18.59%的公园被以游客为导向的区域覆盖(低强度休闲区、高强度休闲区)。

以产品优势主导

美国国家公园是以产品优势为主导的野生动物旅游目的地品牌之一,在保护地空间内拥有一定的野生动物资源,并通过提供设施、服务和解说等,向游客提供生态旅游和自然教育产品。该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不仅适用于野外生境的自然保护地产品,同样也适用于迁地生境的动物园和野生动物等,在其目的地品牌构成中,野生动物是重要的品牌构成要素,但不是必要因子。

美国于年建立黄石国家公园,自此开创了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自然保护地体系中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一种保护地类型——国家公园,而此后该保护地类型因为较好地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的模式而在世界范围内采用,创立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公园”品牌。

野生动物作为国家公园中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历来是国家公园的保护重点。国家公园之父约翰·缪尔在《夏日走过山涧》一书中描述了内华达山间可爱的动物——“蓬松的大尾巴时而拖在后面、时而直立向上、时而平伸、时而像卷云一样优雅地卷曲的加州灰松鼠;在约塞米蒂峡谷飞泻的瀑布中唱出甜美歌声的环颈鸫;咬断植物将其放在太阳底下晒成干草以储备过冬的鼠兔;在空中张开翅膀安静地滑翔、遇到危险会装死的蓝松鸡……”作者将这些大自然的精灵刻画得活灵活现、趣味盎然,也正是这本书促使国家公园这一美国有史以来最好的保护自然的构想成为现实。

美国“国家公园”品牌在全球的成功,主要有两方面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美国国家公园形成品牌吸引力最重要的原因是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统的成功保护。以单一物种灰熊为例,黄石国家公园对灰熊的保护历经曲折,可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年以前以对灰熊的管理为主;年以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